美国消费者近日迎来一个利好消息,亚马逊五年前许下的无人便利店“即拿即走”承诺如今兑现。
“去超市购物再也不用排队结账了!”这家依靠摄像头和传感器来追踪消费者从货架上拿走和放回的商品的Amazon Go,首次于1月22日亮相于美国西雅图。
Amazon Go的出现不仅给消费者购物带来便捷,还给整个无人零售圈带去了新的思考。
导读:亚马逊首家无收银台超市开门迎客,美国350多万收银员会下岗吗?
美国亚马逊公司推出的首家无收银员、免结账的便利店1月2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营业。
据联合早报网22日报道,这家名叫“Amazon Go”的便利店位于亚马逊在西雅图的总部,面积约167平方米,是经过一年多的测试后开放的,顾客无需现金、无需排队结账,拿了想要的东西就可直接离开。但顾客在进入时需要用手机扫描“Amazon Go”应用。
节省排队结账时间
这家位于西雅图的超市名为Amazon Go,它依靠摄像头和传感器来追踪消费者从货架上拿走和放回的商品。与普通店铺最大的区别在于,Amazon Go不设人工或任何自助结账台,而是在消费者离店后通过他们登记在系统中的信用卡进行结账。
Amazon Go占地约167平方米,包括员工在内可容纳97人。进入店内购物前,先要下载相关智能手机应用,并通过手机扫码进入一个类似于地铁站的闸机口。
进入店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午餐食品,接着是肉类和餐具等杂货。借助天花板上的大量黑色摄像头和货架上的重量传感器,店方能探测何人取走了货物。如果有人拿着商品走出闸门,其关联帐号就会扣费。
反之,如果消费者把商品放回货架,商品则从虚拟购物车中删除。顾客购物结束后直接通过闸机口离店,几分钟后将收到亚马逊发送的电子收据。
顾客手机刷码后通过闸机口进入超市
为了测试亚马逊技术的准确性,《纽约时报》记者试着当了一回“小偷”。记者故意用购物袋包住4.35美元的四人份香草苏打水,将其夹在腋下走出商店。然而这一伎俩并未骗过相机系统的“法眼”。记者刚走出超市就收到了亚马逊账单。
路透社评论道,对传统超市而言,此举标志着这家全球最大零售商向它们发起了又一场颠覆行动。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去年刚花费137亿美元收购高端连锁超市全食超市。由于很多消费者都讨厌排长队结账,所以如果一家公司能消除等待时间,必然可以占得优势。
《今日美国》报写道,第一家现代超市开张以来的100年里,从没有人解决过收银台前排长队的问题。亚马逊调查的受访者中,73%的人希望解决排队问题,为他们节约宝贵时间。
02
仍需人工弥补技术缺陷
Amazon Go原本预计会在2017年初面向公众开放。但知情人士表示,公司遇到一些挑战,包括如何正确识别体型相似的购物者身份。
在测试期间,当儿童被带入店面后,经常会把物品放到错误的地方,引发混乱。故而延迟一年营业。
负责Amazon Go和Amazon Books技术开发的副总裁迪利普·库马尔在上周一次采访中表示,商店的摄像头并未使用面部识别技术。
新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区分外观相似的产品,比如香草和普通酸奶的包装盒。令这一挑战难度变得更大的是,顾客在挑选产品时,手往往会遮盖住标签上具有区分功能的部分。
因此,Amazon Go仍然需要某些工作人员。比如,有员工会在红酒和啤酒区检查消费者的身份证。
酒类柜台仍需专人检查顾客证件
就算通过人工弥补了技术缺陷,用户体验能否实现亚马逊的预期仍要打个问号。新技术在解决排队问题的同时也会带来新麻烦。
例如,为了便于系统识别,Amazon Go不提供散装的单个水果,而是包装成重量、规格相同(相似)的成品。另一些食品,如色拉、三明治等也存在同样问题。这或许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纽约时报》则指出,一般在设有收银员的情况下,顾客结账时能“监控”自己的购物情况,即买多买少心里有数,剔除其中不要的商品。但不设收银员的Amazon Go很容易让“剁手党”们超支。
天花板上的大量摄像头
03
受技术“碾压”的工人
亚马逊的“新玩法”带来的最大隐忧无疑是就业危机。2016年,全美有超过350万收银员。如果亚马逊的技术最终“扩散”,大部分收银员可能下岗。但根据亚马逊的说法,这项技术只是改变了员工的角色,如同自动化对仓储工人的影响。
“我们只是把员工置于不同工作岗位上,我们认为这增加了客户体验,”Amazon Go副总裁吉娜·普瑞尼说。这些任务包括重新储存货架,帮助客户解决技术问题等。据悉,商店的员工们已经准备好帮助顾客寻找商品。超市还设有一个厨房,大约十几名厨师在那里准备饭菜。
英国《卫报》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时常念叨着男性蓝领工人的就业,但实际上长期以来零售业对于美国整体就业情况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制造业——诸如免排队结账、无人商店等技术更是让大量收银员面临失业危机。
回眸历史,1939年,在全自动化运营的超市开门营业之后,只有那些“勇敢的、理解力强的人”才敢走进去面试就业。如今,受到前沿技术“碾压”的收银员们更是倍感无力。
正在选购的顾客
研究报告显示,美国73%的收银员是女性,非洲裔和拉丁裔美国人在收银员岗位中占比最大,类似于Amazon Go那样的超市可能让数百万个工作岗位面临威胁。虽然亚马逊传达的信号显而易见:别担心,这里还雇人呢。但不管怎么样,亚马逊都会被视作零售岗位被毁灭的“罪魁祸首”。
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对上述前景忧心忡忡。福雷斯特公司电商行业分析师布兰登·维彻指出,免排队结账的商店距离推行还“很遥远”。
一方面,亚马逊重申不准备在全食超市内增加这项新技术;另一方面,新技术暂不适用于超大型超市(通常商品数量近4万件)。
有人猜测,Amazon Go可能使用新技术收集顾客消费习惯,提高品牌知名度,并扩展其Prime会员计划。未来它或许向其他零售商出售该系统,就像它向其他公司出售云计算服务一样。
“聪明的零售商是利用数字技术帮助员工更好地工作,而不是淘汰他们,”维彻称。他对中国的一些零售商表示称赞,称它们让顾客使用微信来扫描想要购买的商品,向一位零售店员出示手机购买记录和商品,然后就可以离店。
该流程省去了排队结账的流程,但保留了一名员工来防止盗窃情况,同时让更多员工将时间花在帮助顾客购物上。
代表130万名零售、杂货和食品加工业工人的美国食品和商业工人工会主席马克·佩隆内表示,该组织正在致力于帮助它的成员重返校园,以获得高中同等学历或者副学士学位,应对技术引发的裁员风险。
来源 | 彭博社/BBC/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报
▲Amazon Go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亚马逊首个无人便利店在美开业
1月22日,经过了长达五年的筹备和一年多的测试,亚马逊首个无人便利店——Amazon Go终于面向公众开放。公开报道显示,这家Amazon Go位于西雅图亚马逊新总部一楼。
根据此前亚马逊的官方说法,Amazon Go是技术创新的成果,在Amazon Go内应用了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算法、无线射频识别、图像分析和感测融合等多种技术,原理类似汽车无人驾驶。
“不用排队结账,没有收银台”是亚马逊给出的承诺。
“从成本与技术含量来说,Amazon Go使用的技术都要高于国内无人店。”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1月22日开业的Amazon Go确实实现了“即拿即走”,相比而言,目前国内包括缤果盒子等使用的是RFID技术,也就是每一个产品上面都需要一个标签。另外类似猩便利等使用的技术则是用户主动扫码。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外,就产品模式而言,互联网资深分析人士关健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采访时曾表示,Amazon Go的产品模式是目前已知的无人店各种方案中技术难度最高的一个,也是需要顾客参与程度最低的。
关健同时认为,未来待技术成熟后,还是要面对复制和扩张的问题。因为从成本和收益考虑,如果仅仅局限于“亚马逊线下零售的高科技玩具”这一概念,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不过,截至记者发稿,亚马逊并未披露未来是否会在更多地方开设Amazon Go。亚马逊同时重申,他们不准备在规模更大、更复杂的全食超市内增加这项技术。
业内人士认为,不仅仅是亚马逊,未来国内无人便利店如何向第三方实体店复制技术方案,都将会是一个新的难点。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亚马逊中国官网)
中国无人零售商店规模已上百亿
实际上,据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了解,Amazon Go的开放比当初预计的开放时间延迟了一年。而在亚马逊无人便利店延迟开放的这一年,国内的无人便利店领域已经十分火热,玩家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亚马逊的对手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
据金融时报称,阿里巴巴已推出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无人餐饮店“淘咖啡”;其竞争对手京东也在去年(2017年)公开了自己的“京东X无人超市”,并在天津、辽宁开了门店;苏宁2017年8月在南京开了首家无人服装店“Biu”,此后又在上海、重庆等地新开了数家门店。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截图
除此之外,据全天候科技消息,腾讯等一众机构在2017年底的集体入局将无人零售推向高潮。
2017年12月29日,每日优鲜宣布已将内部孵化半年的无人零售项目——每日优鲜便利购进行分拆,该项目已获得2亿美元A+B轮融资。其中,腾讯领投A轮合计5300万美金。
2017年12月19日,美的集团联合阿里推出“小卖柜”;而看似离无人货架十万八千里的猎豹移动也在这一天确认已布局无人货架,旗下“豹便利”从去年11月初开始运营,已铺设5000个点位;顺丰的无人货架项目“丰e足食”也在去年(2017年)11月底宣布正式运营。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中国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商店的市场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5年后即2022年有望扩大至惊人的9500亿元人民币。而且该产业的发展是全球性的。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日本JR东日本也在利用人工智能开发自己的无人商店。有评论认为,目前的趋势是,“无人超市”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增长,一方面继续冲击着因人力成本上升而处于困境的传统商业,另一方面自身也面临技术上的不成熟和普及上的难题。
(文章来源于网络)
—END—
可能你感兴趣的还有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