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巴西男足不公正对待中国品牌# #巴西男足不穿中国品牌领奖服#在东京奥运会即将闭幕之际被顶上了热搜。
巴西足球队在登上领奖台时故意将中国运动品牌赞助商匹克提供的领奖服卷成一条绳系在腰间,而露出另一国外品牌商标的比赛球服。

▲图源:网易新闻
其动作一致,踩点系衣之齐暴露了其故意违约的真面目——一口两吃,吃相实在难看!
中国品牌
匹克一直致力于将中国品牌打出海外,这些年来一直作为许多国家体育赛事和相关运动员的赞助商出现。
2018年底,黑科技产品态极上市以后,企业迎来业绩的爆发式增长,两年多时间,光是态极产品销售量就超过一千多万双,国内外市场都处于产品供不应求的状态。
亚马逊公布的2019年度销售数据里,匹克体育以2.1%的市场份额,高居篮球品类销售排行第五位。

▲图源:匹克官网
面对巴西足球队的毁约行为,匹克也在第一时间对其做出了回应。
在昨晚东京奥运男子足球决赛中,巴西男子足球队发挥出色,夺得奥运金牌。作为巴西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我们为巴西运动员精彩表现由衷喝彩。但是赛后颁奖典礼确实发生了令人遗憾的事情。巴西队员站上领奖台的时刻,将匹克官方领奖服系于腰间,以极其非正式的形象亮相于世界观众面前。
匹克作为本届东京奥运巴西代表团官方赞助商,为巴西各项运动员打造了专业比赛装备及领奖服,取得7金6银8铜21枚奖牌,展现中国运动科技的硬实力。我们尊重巴西足球队对比赛装备的选择及现有赞助商权益,但是根据匹克与巴西奥委会协议,所有运动员须统一着匹克全套装备领奖,不得出现其它品牌露出。很遗憾,巴西男足在领奖时刻做出这一违规举动,违反了国际奥委会对于领奖装备只能出现一家的准则,且并未在赛前与匹克进行任何沟通。目前匹克已就此事通过巴西奥委会交涉。
匹克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人的国际品牌,在支持中国奥运健儿的同时,也不断通过世界舞台,力争展现中国制造品质和大国品牌形象,同时积极实现中国品牌出海。在这一过程中,也曾遇到不公正待遇。
匹克将积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品牌应有权益,请大家放心,感谢大家支持!
这样子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近年来,中国运动品牌出海的势头不可阻挡,但在崛起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老牌运动品牌的各种阻拦,阴招险招出个不停。
2016年的易建联“脱鞋门”事件,背后就有耐克的影子。易建联没有任何沟通脱下李宁的鞋子在赛场上,之后更是穿着耐克的鞋子返回赛场的鲁莽行为,对李宁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伤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品牌海外营销,在保证自身实力的同时,也要警惕层出不穷的坑和风浪。
品牌海外营销的大坑
品牌形象
疫情期间全世界都停工停产,只有中国有能力在可控防疫的情况下保持整个供应链的完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特殊的红利期。
但在红利期的buff加持下,中国品牌出海首先要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品牌形象的问题。
中国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加工厂,国外的消费者因此对中国有着刻板印象,认为中国产品是便宜和廉价的。

品牌合作时,首先合作方会对这个品牌要有定位,会看这个品牌是具有核心竞争力以及完善品牌形象——观察对产品质量和外观保障的能力,以及整个团队理念。这也是我们品牌出海要打破的刻板印象。
中国企业品牌出海,必须转变以卖产品就是卖品牌的思维模式。企业品牌出海,远不止是卖产品,更是一种影响力的扩张,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品牌出海,是打出我们的品牌形象,至少做到说到我们的品牌就能脱口而出品牌的口号,比如鸿星尔克的“to be NO.1”。
因为做品牌海外营销,没有品牌力加持,海外用户只会觉得买的是一件商品,不会对品牌有认知。
本土化转向的阵痛
品牌出海必须推出一套更为本地化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全球市场不断成熟的表现。

疫情后的物流成本提高,运营投放成本比以前高,海外电商平台规则越来越完善,本土化运营难度提升,也是一个新挑战。
根据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需要符合不同的当地政策条件,如何在既定的规则下合法合规经营,规避专利风险等,
了解当地资本市场,用本地化的语言,传递品牌想要输出的文化内容,赢得市场和目标受众认可,才有更好的品牌溢价空间。
本土化最好的策略,就是寻找当地代言人。
但是正如此次的东奥巴西队违约和16年易建联脱鞋门事件一样,品牌选定的代言人一旦出现问题,对于品牌而言无疑是一次无妄之灾。
除了防止合作方突然违约导致侵害自身品牌形象,亦是对出海企业的挑战。

中国品牌想要走出去,拥抱新蓝海,依然还会遇到许多困境和挑战,但疫情东风仍在,出海之路尚是光明。
家友们对于中国品牌出海可能还会遭遇什么难题,也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卖家之家/编辑:Kasun)
声明:本文由卖家之家整理和编辑,转载本文不得修改标题及原文,并保留来源以及原文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索权利。
重磅惊喜
“线上聊千遍,不如约在福州见一面”
如何避免选品同质化
现场揭秘0库存爆单机密
热点选品及运营手法纯干货分享
卖家之家特邀嘉宾
[SDS定制 运营总监 张小小]
围绕《还在囤货?新模式助你零库存爆单》
与你面对面答疑解惑!
大家坐着慢慢聊
点击一键报名:「麦穗Salon」
欢迎扫描图中二维码进群交流!
我们「麦穗Salon」见!
*名额有限 成功报名后最终以短信通知为准

猜你喜欢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