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江总给的这次分享机会。
我给大家详细描述下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处理情况、我的心得感悟,大家一定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Part 1
第1次“零元购”
有一款产品A属于季节性产品,销售旺季过去之后需要清掉剩余的库存,于是运营选择了社媒的途径。
产品A本身没有设置优惠券等其他折扣形式,但是运营设置社媒的时候选择了错误的商品类别。
实际成功设置社媒折扣的是产品B,而非目标产品A,且在设置完社媒后没有检查。
由于产品B本身有优惠券,就导致产品B产生社媒和优惠券叠加,几乎接近0元购;
发现单量异常的时候当事人是懵的,自己都不清楚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后来检查才发现问题点。
可见当时设置社媒的时候就没有一点儿检查的动作,所以自己选择错了商品类别都不自知。所以自检和二次检查非常必要。
员工是很自责的,愿意承担一切处罚,但是我觉得出问题以后主管领导的第一反应和态度很重要,一定要沉着冷静,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
问题解决后再去考虑员工和事件的处置,但是处置员工不是最主要的目的,寻求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的解决方案才更重要,毕竟谁也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发现问题后,我们第一时间有尝试通过群友给的前台路径和后台优惠券或者物流途径开CASE取消订单,但最终得到的回复都是无法取消,不知道是亚马逊更新了规则还是其他原因。
由于此次导致的损失在公司可接受范围之内就没有做进一步的取消动作。
我总结的这次失误操作方面的经验总结主要是以下3点:
第1,建议大家在后续创建商品选择时一定要做好命名,能够很清楚地显示产品名称,避免选择错误的类别;
第2,在创建完社媒后运营要再次检查产品、折扣、有效期等细节,避免出错;
第3,加入二次审核机制,但凡是有设置社媒的动作,在设置完成且自我检查后必须由组长或者主管再次检查,确保无误。
Part 2
第2次“零元购”
好景不长,隔了4天,另一个运营又发生了大额优惠券与大额社媒折扣叠加。
起因:产品的社媒效果很差,预取消社媒改为站内大额优惠券的形式
导火索:在社媒取消不到4小时的时间内设置了大额优惠券,结果优惠券提前生效,导致叠加,直接0元购,400件高客单产品3分钟之内售罄,损失惨重;
这个操作还是一个有着多年经验的运营干的,想着钻空子优惠券不会那么快生效,结果被狠狠打脸,所以,操作失误不分有多少年运营经验,只在于操作人是否谨慎、认真;
这次0元购,我在看到订单的5分钟之内迅速联系亚马逊专属客服经理,由于是工作日的白天,客服经理回复较快。
所以在一个小时之内联系好加入亚马逊专属经理基础服务,花了21800元大洋,由经理引导提交了订单取消。
最终成功取消300单,剩下的100单由于已经进入亚马逊的分拣流程而无法取消。
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亏损,所以希望大家不要遇到0元购的问题,万一有,一定要快速找对取消订单的路径,可以尽可能多地取消订单,减少损失。
当然,现在市面上已经有服务商在接0元购订单取消的单子了。
以下是经理帮助取消订单的路径:
①在“订单”列表找到“上传订单相关文件”,然后选择“订单取消”,点击“下载模板”。但是我点击之后是出错的界面,无法完成下载,大家可以自行尝试是否可以。
②由于无法无法下载模板,所以经理发给我了一个模板,需要填上卖家记号以及需要取消的订单列表,然后在步骤一的界面上传表单,等待处理结果;
③不知道是因为我没有填写“amazon-order-item-code”还是其他原因,自己上传的表单还是显示出错。最后是由经理直接处理的,不到10分钟就能够在后台管理订单-已取消界面看到订单取消详情,
当然,最终由于有100单已经进入亚马逊分拣过程而导致取消失败,但是我的前后处理时间总共也就一个小时,所以大家还是要在出现0元购的第一时间快速处理。
关于亚马逊日常运营中可能存在操作失误导致产品价格叠加亏损的情况以及解决方案如下:
1、站外/社媒折扣与优惠券叠加的问题:二者不能同时使用,具体操作由运营执行并由组长或者主管在站外/社媒设置之前监督审核确保没有优惠券;
2、秒杀(含LD和BD)与优惠券叠加的问题:二者不能同时使用,具体操作由运营执行并由组长或者主管在秒杀开始之前监督审核确保没有优惠券;
关于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公司经济损失,我们的惩罚措施我就不再赘述了,这方面我还是参照江总给的建议来的。
Part 3
我的反思和感悟
如果说第一次是员工粗心导致的无心之失,那第二次真的是让我忍不住要破口大骂的冲动。
因为在第一次事件出了以后第二天我们便紧急召开会议复盘讨论并制定的解决方案,明确包含了第二次事件的导火索。
当事人(两次不是同一人,还是组长)依旧想当然的投机心思导致踩雷,真的是让人无语至极。
事发后也遵从了第一次的处理原则,直接先解决问题,然后再处理当事人,当然要比第一次处理得重的多。
当事人的心态自是悔不当初,直接发誓以后再也不碰社媒。
作为两次事件的经历者,回想一下,从事件发生那一刻骂了句“我艹”之后,就是紧急投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但是两次心态却完全不一样。
第1次是病急乱投医,找各种群找各种能找到的能提供帮助的人来寻求解决办法,表面平静,心里却慌,因为不知道问题能不能真的得到解决,因为第一次尝试的方法没奏效,内心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第2次事件发生的时候因为已经有了第一次的经历,目标很明确要寻求专属经理的帮助来解决问题,所以没走什么弯路,1个小时解决问题,但依然没能取消全部订单,没能挽回全部损失,还是很自责。
所以我们现在不管是社媒还是优惠券还是秒杀,甚至日常运行中可能会由于大家疏忽导致存在失误的点我们都讨论并制定了解决方案,相互监督,定时检查,责任到人,确保不再因为低级失误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这是我们两次“零元购”的经历分享,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来源:跨境移花宫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