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果然
联系添加 | DNY123-04
460亿走私产品被销毁
8月6日消息,印尼贸易部长Zul.hasan今天下午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则短视频,视频中,印尼非法进口特别工作组公布了已进行的监测结果。其中,数千件进口二手服装、数百件纺织品和鞋类产品、数千件电子产品和数千件成衣被没收,总价值达460亿印尼盾。
所有这些商品都不符合适用法律和法规的进口合规性。作为监测的后续行动,工作组采取了安全措施,然后将其销毁。在视频中的发布会上,Zul.hasan声明该小组还会持续执行打压一些不合法合规的商品。
图源:Detik财经,KOMPAS TV
印尼查仓松绑?
然而,昨天上午,有卖家反映,印尼的仓库检查程序似乎出现了相对宽松的趋势,允许他们进行正常的清关活动。除了敏感货物外,常规货物的出口流程已恢复常态。
图源:卖家提供
同时,也有卖家反映,印尼检查组人员会在晚上大约8点至9点期间,采取蹲守策略,对疑似违规的仓库进行突击检查,以直接抓获违规行为。鉴于此,一些卖家调整了他们的运营策略,选择在深夜或后半夜,即凌晨时分,悄悄地进行货物的搬运和出库工作,以避开检查组的视线。此外,为了避免因频繁出货而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卖家们还倾向于在节假日出货,以降低在常规工作日内频繁活动可能引发的检查风险。
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非法进口商品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日常的仓库检查和货物清关流程却变得相对宽松,实际上折射出了印尼执法环境的复杂性。政府在严厉打击非法活动的同时,也在努力平衡合法贸易的顺畅进行,以支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卖家们提到的放宽检查,可能是印尼政府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对合法商业活动的一种合理调整,旨在避免对合规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这种政策上的微妙变化,体现了政府在确保市场秩序与促进经济活力之间的权衡考量。
复杂环境下,夹缝生存的卖家
值得一提的是,印尼贸易部长近期揭露了一种新型非法进口商品销售模式,即外国人利用仓库作为存储和销售中心,规避监管。在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一名外国人涉嫌未经许可大规模进口商品,价值高达400亿印尼盾,且未使用标准化标识或海关编码。鉴于此类案例频发,贸易部与特别工作组已向地方官员发出指令,要求各地政府严密监控仓库活动,及时上报可疑情况,以切断非法进口链条。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这一情况,点击链接查看:《印尼查仓升级!调换枪口,租仓人身份审查成焦点,多名卖家曝“实战”经验!》
尽管政府层面在努力强化法律的执行力度,以维护市场秩序和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在执行层面,尤其是地方执法部门,仍存在一些问题。
据多名卖家反映,印尼警方的执法过程中存在滥用职权的现象,特别是在对待外来投资群体时。包括对仓库的不当检查、水电中断作为惩罚手段、以及索要“保护费”等行为。这些不当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印尼政府努力营造的良好投资氛围。
“这种情况其实持续了挺长的时间,印尼当地的交通其实并不发达,当地警方锁定仓库的方式除了在大型仓库门口‘蹲点’以外,有的仓库甚至是被同行举报的。”一位卖家向东南亚电商观察说道。
在当地经营的外资企业,若希望避免或减轻因官方检查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良好的政商关系网络似乎是一种常见策略。除了警察的例行检查,其他政府部门,如印尼卫生局,也可能对仓库进行突击检查,尤其是在涉及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敏感领域。面对这类检查,若缺乏足够的官方联系,企业可能会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查和高额罚款。因此,与当地警界人士或政府官员建立友好关系,被认为能有效减少遭遇不当执法的风险,包括避免支付非正常的“保护费”。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法虽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便利,但长期来看,它加剧了权力寻租现象。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情况,企业应首先确保自身运营完全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包括仓储条件、产品合规性等方面,以减少被查处的可能性。此外,企业应积极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权益,避免成为不当执法的受害者。
信息来源:detik财经;KOMPAS TV;TikTok;部分卖家提供。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