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班列货运量激增16倍,广西前7月创历史新高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广西始发的中越班列货运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累计发运货物达6850标箱,较去年同期激增16倍。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单月发运量高达1922标箱,不仅超越了今年第一季度的总和,更是年内第三次创下历史新高。这一系列亮眼的成绩,不仅凸显了中越班列在促进两国经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东盟贸易合作的强劲势头。随着中越班列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从中受益,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中越两国的经贸往来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圳服务贸易创新高:2023年进出口总额破1300亿美元
据深圳发布,深圳服务贸易展现强劲势头,2023年度进出口总额突破1300.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幅高达20%,彰显了深圳在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突出地位。其中,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达到108.8亿美元,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更是达到了74.3亿美元,除直辖市之外,深圳在全国范围内位列第四,展现出其在服务外包产业的雄厚实力。深圳服务外包企业群体庞大,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近2000家服务外包企业,从业人员超过85万人,形成了庞大的服务贸易人才库。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深圳有110家企业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更有23家企业突破5000万美元大关,凸显了深圳企业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深圳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还促进了就业增长和人才集聚,为深圳打造国际服务贸易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Shopee实施库存比例控制,调整商品下架逻辑
Shopee台湾本土店近日宣布调整其备货商品管理政策,旨在优化平台购物体验,确保卖家库存管理符合高标准。自2024年8月5日起,Shopee将实施新的较长备货商品处理机制,以控制平台上长时间未售出商品的数量,维护健康的市场生态。根据新规定,若卖家的卖场内较长备货商品的比例超过5%,且数量超过300件,Shopee系统将自动采取行动。原先仅依据销售数量低的商品进行下架的逻辑,将转变为根据两项条件之一进行调整,即较长备货商品比例降至5%以下,或者较长备货商品数量减少至300件以内,满足任一条件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Shopee将依据过去30天内的销售数据,按销售数量由少到多排序,优先下架销售表现较差的较长备货商品。此举意在激励卖家优化库存结构,提升商品周转率,避免因库存积压影响店铺运营效率。Shopee强烈建议卖家在新政策生效前,即2024年8月5日前,主动审查并调整卖场商品备货天数设定,确保符合新的管理规范。
印尼多次拒绝Temu商标注册:法规壁垒与本地市场保护
中国电商平台Temu多次尝试在印尼注册商标均未成功,原因在于印尼已有相似品牌运营,加之政府法规限制其商业模式。印尼法律和人权部指出,Temu的制造商直接面向消费者(MtoC)模式与2021年第29号政府条例相冲突,该条例规范了商品分销、贸易设施及活动监管等,阻碍了Temu在印尼的直接销售计划。
Temu已在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市场立足,以直销模式提供低价商品,消除中间环节,吸引消费者。尽管如此,印尼合作社和中小企业部长Teten Masduki担忧Temu的进入将冲击本地中小微企业,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和购买力下降,因此建议阻止其进入印尼市场。根据Momentum Works报告,截至2023年9月,Temu母公司拼多多控股的现金储备高达319亿美元,远超Shopee和Tokopedia。Temu的盈利能力及其庞大的现金储备显示出其在全球电商领域的竞争力。印尼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密切关注Temu的动向,旨在平衡外国投资与本地企业利益,确保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越南重拳出击:史上最大非法电子烟查获与销毁行动
越南谅山省市场管理局近期实施了一次大规模行动,成功查获并销毁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批非法进口电子烟,共计近16.4万件电子烟产品及近10吨配件。此次行动由多个部门协同进行,包括兴安省市场管理局、兴安省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天土县公安局综合侦查大队以及海防市海关总署检查大队,共同对位于天土县山边乡蓝山村的一处仓库进行了突击检查。仓库主人陈春霞未能提供任何合法文件以证明这批FLUM、LOST MARY、GEEK BAR等品牌电子烟的合法来源。
鉴于查获物品数量巨大,执法机构动用了三辆大型卡车和众多工作人员,将这些违禁品运至越南工业与环境发展公司位于北干省的设施进行销毁。销毁过程采用了粉碎和高温焚烧的方式,确保了彻底清除这些非法商品。此事件再次警示,越南市场对非法进口商品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对未经过正规清关手续的产品。外贸从业者应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避免类似风险,确保业务的合法合规性。
泰国不合格产品价值激增70%,建筑与电子产品成重灾区
泰国工业标准协会(TISI)报告,2023年10月至2024年7月期间,价值3.44亿泰铢的工业产品未能通过标准测试,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0%,当时不合格产品价值为2.03亿泰铢。秘书长Wanchai Panomchai指出,铁和建筑材料是不合格产品的主要类别,总值1.26亿泰铢,占整体不合格产品的37%。其次为电器和电子设备,价值1.11亿泰铢(33%);轮胎价值8600万泰铢(25%);日用品则占3%,价值1700万泰铢。
在过去的10个月里,TISI对670名违反工业标准法的个人提起了诉讼,其中70起案件因涉及消费者安全问题被提交至法院审理。Wanchai警告,生产或进口不符合标准产品的实体可能面临最高两年监禁或200万泰铢罚款,或二者兼施;销售这些产品的商家可能被判最高六个月监禁或50万泰铢罚款,或两者并罚。鉴于不合格产品数量持续上升,TISI呼吁政府机构加强检测工作,包括增加检测人员、设备和样本量,目前检测覆盖率仅为10-20%。
泰国多部门联合行动:缴获逾千万泰铢假冒商品
泰国知识产权司(DIP)协同多部门及宝洁公司等企业,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突击行动,目标直指市场上的假冒商品,尤其是发动机零件与洗发水。此次行动共缴获侵权商品12,183件,价值逾千万泰铢。查获的假冒洗发水利用回收正品包装灌装自制化学品,低价流入市场,不仅侵害品牌权益,更危及消费者健康。同时,假冒发动机部件的流通,对汽车安全构成重大风险。
DIP副司长Awut Wongsawat警告,假冒产品看似与正品无异,实则质量低劣,呼吁消费者警惕,建议从可信渠道购买,仔细核对产品细节。泰国将持续强化执法,严惩侵权行为,并通过教育提升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协助企业合规经营,减少侵权商品流通。泰国法律对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设定重罚,违法者可能面临最高4年监禁、40万泰铢罚款,或两者兼施,特殊情况下罚款上限可达80万泰铢。公众被鼓励参与监督,可通过官方渠道举报侵权行为,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
菲律宾厘务局联合高校,启用大数据算法追查“幽灵收据”
菲律宾厘务局(BIR)局长罗密欧·卢马吉(Romeo Lumagui Jr.)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项重大举措,将联手马尼拉雅典耀大学数学系,运用大数据分析和先进算法,精准打击长期困扰税制的“幽灵收据”问题。当局表示:“幽灵收据指的是虚构交易产生的发票,据估计,幽灵收据的总价值已达到1.3万亿披索,导致菲律宾政府损失3700亿披索。”
卢马吉强调,这是打击税务欺诈历程中的关键一步。长期以来,幽灵收据的存在严重侵蚀了税收基础,阻碍了财政健康。为有效识别并应对这一顽疾,厘务局转向数学与数据分析领域,寻求解决方案。合作开发的算法将结合网络分析与本福德定律,形成一套强有力的欺诈检测系统。“追查虚假交易”(RAFT)计划已启动,针对幽灵收据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发起刑事诉讼。此举标志着厘务局在维护税法权威、保障国家财政安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体现了政府对税务透明度与合规性的坚定承诺。
菲律宾7月通胀率创九个月新高,食品与能源成本推高物价
菲律宾7月份的通胀率飙升至九个月来的最高点,达到4.4%,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大增幅,主要受到住房、公用事业、交通成本以及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上扬的推动。根据菲律宾统计局(PSA)的初步数据,这一增长超过了6月份的3.7%和经济学家预测的4%平均通胀率,尽管仍在菲律宾中央银行(BSP)预期的4%至4.8%范围内。
这是2023年10月通胀率达到4.9%之后,通胀再次显著加速,也是今年首次超出央行设定的2%至4%的目标区间。然而,从年初至今的平均通胀率为3.7%,相比2023年同期的6.8%有所下降,显示出长期趋势下通胀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此次通胀走高反映了全球经济波动和国内供需因素的综合影响,特别是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对民众日常生活成本构成压力。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