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
特朗普称,汽车关税将会是永久的,如果在美国制造汽车则无需缴纳。
政策内容与实施逻辑
根据行政令,25%的关税将适用于进口乘用车(轿车、SUV等)、轻型卡车,以及发动机、变速箱、动力总成等关键零部件。
据悉,此次加征25%关税是特朗普根据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是“为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为由推进关税政策,声称依赖进口汽车将威胁美国工业基础。
经济层面,特朗普称关税每年可为美国创造超1000亿美元收入,用于减少国家债务。然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指出,这一说法忽略了对消费者和产业链的负面影响。
特朗普当天还称,美国将会对木材和药物征收关税。
加、中两国反馈
美国关税政策发布后,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加拿大将很快对美国新加征的汽车关税作出反应,并可能采取报复性关税。卡尼说,他确信很快就会与特朗普通话。
卡尼说,特朗普宣布的汽车关税是对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
中方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繁荣是靠加征关税实现的。
美方的做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无益于解决自身的问题。
在特朗普政府发出包括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威胁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她对特朗普的最新关税言论 “深表遗憾”。外界预计该新关税将于4月2日生效,尤其会对德国汽车制造商造成冲击,而特朗普也在同一天承诺将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
目前,欧盟正在准备应对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针对对等税率,欧盟目前认为特朗普政府会对欧盟整体实施一个两位数的关税税率,而不是为每个成员国设定不同的税率。本周在华盛顿与美国同行会晤的欧盟官员认为,避免下一轮关税的可能性很小。欧盟需要一些时间来评估其对等报复计划,但自特朗普的上一任期以来,欧盟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工具箱。据报道,法国已敦促欧盟委员会考虑首次使用其最强硬的贸易武器--反胁迫工具(ACI)。该工具于2023年12月生效,允许欧盟对经济胁迫行为实施反制裁,这包括限制贸易与服务,以及限制某些知识产权、外国直接投资和公共采购准入。不过,该工具的使用有严格限制。
如果将服务贸易计算在内的话,根据欧盟方面的数据,2023年美国与欧盟的货物贸易逆差为1558亿欧元(约合1686亿美元),在服务贸易方面,美国实现了1040亿欧元(约合1126亿美元)顺差。整体而言,美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为518亿欧元(约合560亿美元)。
近日,世贸组织(WTO)总干事伊维拉在发表署名文章时也指出,在全球服务贸易中有一个明显赢家:美国。她援引数据表示,服务贸易中,尤其是金融、法律、娱乐和高科技服务,已悄然成为美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来源。“2023年,美国服务业出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13%,2024年又增长了8%。2024年,美国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包括欧洲、亚洲和美洲的主要合作伙伴)的服务贸易顺差将近3000亿美元。”她写道,“美国公司去年获得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和许可费超过1440亿美元,远远超过全球同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现代中国学院客座研究员史世伟在近期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美欧之间的商品贸易额逐年增长,如果加上服务贸易,双方“你中有我”,欧盟并不是无牌可打。
来源:义乌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