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亚马逊再次收紧品牌保护政策,品牌授权新规全面落地。
新规直指品牌保护,跟卖模式还能撑多久?
一、新规到底说了什么?
亚马逊这次政策升级,要求所有涉及商标、专利或版权的商品,卖家必须提交品牌方(知识产权所有者)直接签署的授权书(LOA)。
如果无法提供LOA,卖家可能面临商品下架、账户冻结,甚至永久封号。
什么是LOA?
LOA(Letter of Authorization)是品牌方正式授权卖家销售品牌商品的许可文件,确保你是被品牌方方认可的品牌分销商,而不是随便从哪进的货。
《授权书》必须包含以下五大核心要素,缺一不可,否则可能不被亚马逊认可。
l 许可方:即品牌所有者或商标持有公司
l 被许可方:即获得品牌授权的卖家
l 授予范围:具体说明授权的商标、专利或版权,以及授权使用的权利范围
l 地理范围:明确该授权适用于哪些市场(全球/特定国家)
l 授权期限:授权的时间长短(是否永久或固定期限)可以特别注明允许在亚马逊平台销售。
(图源:亚马逊后台截图)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l 亚马逊不接受发票、订单、库存文件、中间商或批发商的间接授权作为授权文件。
l 亚马逊可能会直接向品牌方验证授权书真实性,造假或不合规可能会导致店铺被封。
(图源:亚马逊后台截图)
二、对卖家的影响
1. 依赖跟卖的卖家
跟卖通常是从零售渠道、批发商拿货,直接使用他人Listing的商标或品牌标识,而这些渠道基本很难提供品牌方直接签署的LOA。
新规上线后,跟卖商品就可能被认定为“销售假冒商品”,品牌方可以直接投诉,亚马逊也会严厉处理。
未来,低门槛的跟卖模式可能真的要凉了。
2. 普通卖家
如果你在亚马逊销售品牌商品,必须有品牌方的正式授权书,否则可能会被亚马逊认定为侵权。
如果你的货源来自零售采购、批发商,但无法直接提供品牌授权,同样可能触碰合规红线,导致产品下架,账户被永久封禁。
无授权销售风险大大增长,供应链不清晰的卖家要警惕了。
品牌备案和授权将成为刚需,未来没有品牌或授权的卖家会越来越难做。
三、卖家应该如何应对?
第一步:确认是否需要授权
检查所售商品是否涉及品牌商标、专利或版权,尤其是高风险类目(如电子产品、家居用品)。
第二步:获取有效LOA
直接联系品牌方签署授权书,确保包含所有必备条款;避免通过中间商或零售渠道采购,否则可能无法提供品牌方直接授权。
第三步:完善采购链路证明
保存完整的采购合同、发票、物流单据等,以备平台审查或申诉时使用。
四、总结
亚马逊这次品牌授权新规,本质上是在推动品牌化经营。
未来的跨境电商,要么有品牌备案,要么拿到品牌授权,否则很难生存。
跟卖模式会不会彻底消失?也不一定,但至少想靠跟卖躺赚的时代结束了!
对于卖家而言,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运营能力的比拼,更是合规性和供应链管理能力的较量。
提前布局,顺应趋势,才能在不断变化的规则中稳步发展。
如果你还没有注册品牌,建议尽快注册。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给需要的朋友。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