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卖家之家
作者/编辑:Julyz
美东时间 4 月 2 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启动 "对等关税" 计划,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祭出 10% 基准关税,其中中国商品面临 34% 的加征,叠加 2 月已生效的 20% 关税,中国输美商品实际税率将飙升至 54%。 此次关税调整呈现三大特征: 一是实施范围广,覆盖钢铁、汽车、电子元件等全品类商品; 二是税率阶梯化,除对中国征收34%的关税,日本24%,欧盟20%,越南46%,英国10%,柬埔寨49%,中国台湾32%,日本24%,南非30%,印度26%,韩国25%,泰国36%,瑞士31%,印尼32%,马来西亚24%; 三是附加特殊条款,对所有外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该关税将于4月2日午夜生效。对进口罐装啤酒和空铝罐征收25%的关税。 更令跨境电商承压的是,白宫同步宣布自 5 月 2 日起取消 800 美元小额免税政策,意味着所有跨境小包直邮商品将面临全额征税。据白宫最新发布的情况说明书显示,所有相关邮件物品,包含通过国际邮政网络发送的价值等于或低于 800 美元的货物,并且原本符合最低限度豁免条件的物品,均须缴纳其价值 30% 或每件 25 美元的关税(2025 年 6 月 1 日后增加到每件 50 美元)。这将代替任何其他关税,包括先前命令规定的关税。 特朗普此次的关税计划并非偶然之举。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直言,此举旨在 "终结不公平贸易惯例",数据显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占其总逆差的 40%,而 800 美元免税政策曾使中国跨境电商占据美国市场 38% 份额。所以,他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关税政策来重构贸易规则,推动制造业回流,重振美国经济。 关税叠加效应已开始显现。 在市场反应方面,在“对等关税”宣布后,美股期货集体跳水,纳指期货跌幅扩大至4%。苹果盘后大跌7.5%,特斯拉跌5%,英伟达跌4.4%。现货黄金小幅走高。经济学家警告,高关税将推升美国通胀,抑制消费者购买力。穆迪预测,若政策持续,美国经济或陷入衰退,失业率超7%。 而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成本大幅增加,中国跨境卖家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跨境电商平台客单价 40 美元的商品为例,综合税率提升后终端售价需上涨 26% 才能维持利润,价格优势面临全面侵蚀。物流环节更雪上加霜:T86 清关模式取消后,小额包裹需缴纳10%关税(部分品类叠加其他税种),物流成本预计上涨20%-30%。 这时候非常挑战卖家的一项能力:“关税转嫁力”。 为了应对成本上升,一些卖家可能会选择寻找更便宜的原材料供应商,但这又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或者尝试与工厂重新协商价格,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工厂也面临着各种成本压力,降价的空间十分有限。似乎标准化、同质化的商品想要实施“关税转嫁力”,都略显无奈。但头部品牌凭借规模效应和用户忠诚度仍然可以获得议价权。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短期必然重创跨境电商,但也倒逼行业加速升级。据艾媒咨询预测,2025 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额仍将保持 12% 增长,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将突破 35%。eBay 平台数据显示,收藏卡、品牌球鞋等长尾品类抗税能力突出,斯蒂芬・库里球星卡成交价超 4 万美元,验证了品牌溢价的可行性。 正如某跨境电商 CEO 所言:"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试金石。" 当价格战难以为继,真正具备产品力、品牌力和全球化运营能力的企业,将在这场风暴中崭露头角。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