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贸易战造成了类似新冠疫情的动态局面
最近几周,从中国到美国的预订货运量暴跌了近60%,货运公司称这是自新冠疫情以来从未见过的规模。
而关税战的突然暂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动态:
随着贸易限制的放松,被压抑的需求将推动集装箱运价再次上涨,这与新冠疫情后的趋势相呼应。

空白航次——是当承运人因需求低而跳过预定的港口停靠——至此已经飙升甚至超过新冠疫情时期的水平。
2025年4月承运人空班航行超过80次,超过了2020年5月的51次。
这家海事分析公司指出:“空班能力的这种升级程度说明了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按目前的预订量计算,到6月中旬,美国到中国的抵达量将同比下降59.5%。

海事分析师Drewry表示,目前集装箱航运的前景“比冠状病毒暴发时更加不确定”。这种时断时续的节奏无疑与新冠疫情初期对航运的影响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随着世界进入封锁状态,贸易额突然下降。在需求短暂停滞之后,前所未有的激增压倒了航运能力;
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费从每个集装箱1,500美元飙升至2021年9月的20,000美元以上。
而目前的情况也遵循着类似的模式。在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后,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30%,船运需求开始迅速复苏。
5月9日至5月13日期间,中国往美国的每日预订量增长了82%。

货运代理Flexport的首席执行官Ryan Petersen也认同类似的趋势:
“自贸易协议达成以来的第一天,我们从中国到美国的海运预订量增长了35%。大量的积压迫在眉睫,海运船只很快就会短缺。”
虽然该运动态反映了当年的新冠疫情,但更广泛的背景却有所不同。

随着人们将支出从服务转向产品,新冠疫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消费品需求。目前的情况涉及企业重建库存,而不是消费者行为的根本转变。
此外,这种中断以中美关系为中心,特别是贸易航线,而非中国港口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集装箱运价已经显示出上行压力。
空船导致的运力减少和需求恢复,正在为另一次运价飙升创造条件。
对于依赖中国进口的企业来说,更高的运输成本最初将抵消低关税带来的任何好处。
问题不在于利率是否会上升,而在于上升的速度和幅度。
本应在4月底和5月初离开亚洲的空船通常会在6月和7月返回,这意味着供需失衡的全面影响要到那时才能看到,因为集装箱短缺变得更加严重。
这种贸易战的暂停和反弹周期都不应该重现2021年集装箱价格达到2万美元的极端水平,同时连锁反应也不应该持续那么长时间。
然而,它遵循着同样的剧本,对此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着一个熟悉的选择:立即以更高的价格预订,或者随着需求的持续复苏,面临被定价淘汰的风险。
来源:紫鸟浏览器订阅号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