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亚马逊卖家后台又有了一次重大的版本更新!
亚马逊官方表示,“根据卖家们的反馈,正在对卖家平台主页进行更新。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会增加新功能并且优化数据分析指标以完善主页布局,从而帮助卖家提高业务洞察的效率”。这看上去好像是专门为卖家打造的贴心升级,但实际上却遭到了很多老卖家的集体“抱怨”。
缓冲期提示(重要时间点):
●自由切换期:在2025年6月18日之前,可以在新旧版本之间随意切换。
●强制升级期:6月18日之后,统一使用新版本,旧版入口将会关闭。
按说平台不断优化升级是为了给卖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为什么这次更新会让老卖家们如此不满呢?主要原因是原有的操作习惯被打破了,亚马逊的老后台经过多年使用,卖家们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例如,以前查看库存要点击“管理库存”→“在售商品”的路径,而新界面把这个入口移到了“业务概览”的二级菜单,这使得某30人运营团队的日均操作失误率上升了15%。听说前段时间促销活动订单大增时,卖家需要快速处理发货,但新界面的按钮逻辑很混乱,导致不少卖家出现漏发、错发的情况。
虽然争议不断,但这次更新还是有一些实用的优化值得关注,特别是在账户健康管理和数据可视化方面。
Amazon
更新亮点:值得关注的5大功能升级!
1.账户状况“置顶化”:
账户状况从后台的二级页面提升到主页顶部导航栏,直接显示各店铺的“健康评分”和“风险预警”(比如政策违规、绩效指标异常)。
2.在账户状况明细方面:
点击“查看明细”能够直接到达问题详情页,可以按照“商城”“问题类型”进行筛选,处理效率提高了50%(官方测试数据)。 如果某个店铺收到“知识产权投诉”,系统会在主页实时弹出提醒,卖家可以一键跳转到申诉入口,避免因为信息滞后而导致账户受限。
3.账户明细新增功能:
即将推出“店铺显示自定义”,允许卖家按照优先级对店铺进行排序(比如把高销售额的站点放在最上面),并且过滤掉无关的通知(比如关闭低活跃站点的促销提醒)。 这个功能对运营10个以上店铺的卖家有好处,可以让他们聚焦核心站点,避免被冗余信息干扰,每天处理信息的时间能减少30分钟。
4.商城数据新增多站点:
点击账户状态可以按照商城显示详细的明细。现在,通过“商城选择器”可以同时查看多个目标商城(比如美国、日本、德国站)的账户状况,数据以表格形式对比呈现,还支持导出CSV格式。
5.操作中心极简改造:
① 界面优化:合并多余的按钮,将订单管理、货件追踪、绩效修复设为首页的三大快捷入口,采用图标 简短文字描述(比如“待处理订单:5笔”)。
5. 操作中心极简改造
① 界面优化:合并冗余按钮,将订单管理、货件追踪、绩效修复设为首页三大快捷入口,采用图标+简短文字描述(如“待处理订单:5 笔”)。
② 新增功能:亚马逊预计在Q3新增“业务绩效看板”,包含销售额趋势、流量来源分布、转化率波动等图表,支持自定义时间周期(7天/30天/90天)。
Amazon
卖家应对策略:怎样平稳度过“磨合期”?
不可否认,新界面带来的陌生感和操作习惯的改变,仍然是卖家面临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店铺数量多、业务繁忙的卖家来说,在适应新后台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更高的时间成本和犯错风险。
建议卖家参考缓冲期的黄金行动清单:
●6月1日之前,每天花30分钟逐个测试新界面的功能(重点关注账户状况、商城选择器)。
●6月5日之前,制作《新旧版本操作对比手册》,标注核心功能位置的变化。
●6月10日之前,建立“新界面操作失误应急流程”(比如误删listing时的恢复步骤)。
分享3个卖家实际操作有效的高效适应技巧:
1.创建“常用功能快捷方式”,把高频操作(比如FBA发货、广告报表下载)添加到浏览器书签栏,减少页面跳转的层级。
2.利用“模拟模式”练习,在测试店铺(非主账号)中熟悉新功能,避免误操作影响真实业务。
3.优先熟悉“账户状况管理”和“多商城数据聚合”功能,这两项优化对日常运营效率影响最大。
目前,距离6月18日强制升级只剩下30天了,建议各位卖家朋友趁着还能切换的这段时间,提前熟悉新版本的各项功能和布局,这样才能在平台迭代中保持竞争力!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