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阿飞@AMZ123
声明 | 此文章版权归AMZ123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昨日,AMZ123在文章《重磅!多国计划对小额包裹加税》中提及,欧盟多国正计划收紧对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再度将跨境电商的税务合规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然而就在这一消息余波未平之际,一则关于“意大利即将实施全新的税务监管新政”的消息又震荡了跨境圈。

AMZ123获悉,近期业内爆料称,意大利税务局即将实施一项针对非欧盟企业的VIES税号担保新政。
根据多位卖家反馈,所有通过税务代表注册意大利VIES税号的非欧盟主体,若希望继续保留该税号,必须在2025年6月14日前缴纳至少5万欧元担保金(约合人民币40万元)(政策提供60天宽限期,即最迟可延至2025年8月完成缴纳)。
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适用于2025年4月17日前已启用税代服务的主体,若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担保,将被意大利税局移除出VIES数据库。

与此同时,该政策还对税务代表(税代)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税代需根据所代理客户数量,阶梯缴纳担保金,金额从3万欧元至200万欧元不等,担保期限不少于48个月。针对2025年4月14日前已代理客户完成VAT和VIES注册的税代,同样需在60天内缴清。逾期未缴,其所代理客户将被启动VIES注销程序,并最终强制注销。

持有意大利本地税号的企业;
通过平台(如亚马逊)销售的非欧盟卖家,若未启用VIES系统,且未通过税务代表注册VAT(注:但是否需缴纳担保,应以实际注册方式及是否启用VIES为准,而非单纯依据是否通过平台销售)。
AMZ123了解到,就从本次新规的执行细则来看,其实际影响范围广泛,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部分已注册但未缴纳担保金的VAT税号将被注销,从而失去开具0税率B2B发票的资格,影响正常的跨境或本地企业交易;
在电商平台(如Amazon、eBay)上,因VAT失效可能导致卖家账户被冻结、商品下架、销售权限被暂停;
无法继续使用亚马逊泛欧计划(Pan-EU),意味着卖家无法在多个欧洲国家之间调拨库存,失去“就近发货”的成本与时效优势;
对于依赖VAT税号参与本地配送、本土B2B供货等模式的卖家而言,运营模式将被迫中断,甚至面临重构。
因而该消息一经发布,便在多个跨境卖家社群和论坛引发热议。许多卖家表达了强烈不满,直言“已经花钱申请税号缴税了,现在还要交钱‘保号’?这和‘贷款打工’有什么区别?”更有卖家调侃道:“赶着送钱给税局,真是把‘付费上班’玩明白了。”
对于中小体量的卖家而言,这项政策无异于“强行劝退令”。一些刚起步、尚未实现盈利的卖家坦言:“根本撑不起这笔沉没成本,等于直接被清出局。”更有人无奈表示:“本来就只剩下‘方便进入欧洲’这一点优势,现在连这点毛利空间都被彻底抹平了。”
不过就目前来看,意大利VIES担保金政策具体的执行时间表及缴纳流程细节尚未完全落地,仍需等待意大利税务局进一步明确与澄清。与此同时,业内已有多家跨境服务商对该政策发起正式申诉,向相关机构提出对担保金额、适用范围等条款的异议,试图争取调整或设立豁免机制。
因此,对于广大卖家而言,虽然短期内政策确实带来压力与不确定性,但后续的执行节奏与市场博弈结果仍有变化空间,现阶段建议保持关注、密切跟进政策动态,并及时与税代或服务商沟通合规方案。

从申诉声音高涨到行业集体震动,不少卖家心中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意大利最先动手?这项高额担保机制背后,意图何在?
实际上,这项新政的出台,并非一时之举,而是问题积压已久的必然爆发。
AMZ123了解到,长期以来,意大利一直被视为VAT注册的“性价比高地”。对比德国动辄3个月、法国超过2个月的VAT下号周期,意大利税号通常只需2周多即可批复,效率极高。同时,由于税局在监管和后续追踪上的“温和态度”,这使得大量欧洲站卖家在注册泛欧计划时“顺带”注册了意大利税号。
但问题在于,许多卖家的实际运营并未覆盖意大利本地市场,而是以“用完即弃”的方式短期使用、逃避申报,甚至一年换一个税号成为行业“潜规则”。
长此以往,意大利市场上便出现了大量弃号、空壳号,税务合规数据严重扭曲,直接冲击本国财政体系与税务秩序。意大利税局注意到了这一异常,却始终难以从平台端直接“管住卖家”,于是转向更具可控性的“税代责任机制”。
从这个角度看,此次VIES担保金政策,实则是意大利税局通过制度设计向全行业释放出的明确信号:“进入欧洲市场,需展现真实经营意图;同时作为税代,也要为合规负责、拿出实质担保。”
事实上,这也并非意大利首次在税务监管问题上率先采取行动。
AMZ123在此前文章中提到,欧盟独立检察机关(EPPO)意大利分部曾主导实施代号为“Dragone”的联合执法行动。据官方通报,该行动中4名意大利本地人及13名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因涉嫌利用空壳公司网络逃避中国商品在欧盟的进口关税与增值税而被逮捕,累计冻结资金及资产高达7105万欧元。
该案件被业内普遍视为欧盟在打击VAT欺诈、整顿跨境电商税务秩序方面的重大标志性事件,也让外界首次感受到意大利税务机关在监管动作上的“硬度”。
而今意大利再度推出VIES税号担保金新政,与其说是政策骤然收紧,不如说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早有迹可循,亦是水到渠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整个欧洲范围内,多个国家也已然加强对VAT合规的监管力度,陆续推行类似的担保金制度或税务准入门槛。
例如,法国早在此前就已启动VAT注册环节的担保金制度改革,针对部分非欧盟企业提出更严格的财务担保要求;而比利时则长期执行“高门槛”策略,明确规定境外企业在申请比利时VAT号时,需缴纳高达7,500欧元的担保金,以确保其后续纳税义务的履行。
可以预见,在欧盟整体向“统一监管、严进严出”转型的背景下,税务担保金正逐步成为跨境卖家进军欧洲的“硬性门票”,合规能力和资金实力,也将成为筛选卖家的第一道门槛。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