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大促前,亚马逊“扫号”就如约而至。今年也不例外!随着Prime Day正式定档7月,平台在5月已经启动了一轮大规模的账号审查行动,无论是老账号还是新账号,国内资料还是本土资料都有波及,涉及北美、欧洲多个站点,数以万计的账号面临停用风险。此外,近期卖家还需要注意,亚马逊近期对站内信功能进行了调整,收紧卖家发送“[重要]”信息的权限。
一、此次大规模扫号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
自五月起,多位亚马逊卖家收到亚马逊发来的邮件:根据亚马逊的《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的规定,您的亚马逊卖家账户已被停用。5月29日前必须完成视频身份验证,否则将直接关停店铺。
图片来源:亚马逊
亚马逊指出卖家有账户涉嫌欺诈、违规或非法活动的行为或者卖家之前没有按照通知出席视频验证,所以需要重新以视频验证来验证卖家身份,以确保账号正常使用。
图片来源:亚马逊
据小匠了解,根据多数卖家反馈的情况,此次扫号的重点账号具备以下特征:
1、违规问题严重:多次侵权、售假、投诉问题严重等问题账户;
2、注册信息频繁变动:法人、地址、信用卡等信息有多次修改记录,比如有的卖家店铺注册下来之后,去更改手机号,信用卡这些,有的甚至更改法人信息,很容易让亚马逊怀疑注册资料的真实性,自然触发审核;
3、法人年龄因素:法人年龄过大(五六十岁以上)或过小(00后),容易被亚马逊判定为高危账户,因为这些年龄段的人群可能在经验、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亚马逊会对其持谨慎态度;
4、店铺主体问题:有些购买的店铺如果主体公司营业执照被注销或经营状态异常,会触发审核,因为这表明店铺的主体存在不稳定因素;
5、注册资料不一致:比如信用卡持有人和公司法人不符;
6、IP地址异常:店铺在国内但登录IP记录常出现在美国。亚马逊可能会认为用不正当手段操作账号,存在账号违规操作等风险,所以会触发审核;
7、跟卖情形较多店铺:店铺全部链接都是跟卖别人的店铺,可能存在不正当竞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问题,亚马逊为了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会对这类店铺进行审核;
8、非新手操作行为:比如下店后第一时间备案品牌、上架很多产品,这种不符合新手卖家操作逻辑的行为会引起亚马逊怀疑,可能会对其进行审核;
除此之外,可能就是平台大数据的随机抽查,这种情况下无法避免,但卖家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只要准备充分,一般问题不大,不过很多法人有时候准备不充分答不上来,导致账号被封,因此一定要提前培训法人,熟悉店铺信息和运营情况。
所以小匠建议各位卖家:
1、提前准备资料:如果收到视频面谈通知,要提前准备好法人身份证、营业执照、信用卡账单、产品采购发票、供货合同、供应商信息等相关资料,确保资料真实、完整、清晰。
2、培训法人:对法人进行培训,使其熟悉亚马逊的审核流程和常见问题,能够准确回答审核员关于“人、店、货”三方面的提问。特别是要强调合规经营的重要性,避免因回答不当导致账号被封。
人(身份核实):法人身份证、营业执照、信用卡账单等;
店(运营细节):店铺起号时间、日均订单量、广告投放等;
货(供应链溯源):供货发票、采购合同、物流渠道、供货周期等。
3、考虑主体变更:如果原法人无法参与视频验证,可考虑提前更换主体,再让新的法人参加视频认证,但是店铺变更过程要注意符合亚马逊的规定。
另外建议用好一点电脑+高清摄像头,提前测试麦克风、网络,避免因设备故障出现视频验证出现问题。
总之,卖家在大促前后要格外注意账号安全,加强日常运营管理,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审核,确保账号能够顺利参加大促。
二、亚马逊站内信“重要”信息标签权限收回
大促来临前,亚马逊又对一项功能进行了调整。
亚马逊的站内信功能一直是卖家与买家之间不可或缺的沟通渠道。过去,许多卖家为了确保信息能够穿透买家的退订设置,会在邮件主题中添加“
[重要]”标签,能让买家注意到此类信息。不过这种做法让买家频繁接收到与购买无关的消息,引发了大量投诉与退订行为,也严重影响了站内信渠道的可信度。
为了提升买家体验、减少骚扰,亚马逊最终选择收回这项权限。
近日,亚马逊官方宣布,卖家不再拥有为站内信打上“[重要]”标签的权限。
这一标签的控制权将完全由平台系统接管,只有在被亚马逊自动识别为“与订单强相关”的必要信息时,才会自动标记为“重要”并被送达买家。
如商品发货延误、收货地址有误需紧急确认更正、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召回协商等情况时,才会标记“重要”。
也就是说,卖家再也不能手动通过标注“重要”来规避买家偏好设置选项了。
与此同时,平台还明确规定:不得用站内信做营销!比如发送折扣、福利、广告链接等一律禁止;也禁止诱导好评包括用返现、赠品等方式换评价,或
要求修改差评。比如类似于涉及评论的“review”“feedback”,暗示修改行为的“change”“delete”,引导好评的“positive”“excellent”,奖励相关的“cashback”“free”等词汇,这些关键词在站内信被检测到,很容易触发风控。
这次亚马逊收回“[重要]”标签权限,其实是平台合规,重视用户体验的一个缩影:更强调买家体验、降低骚扰、提升平台整体服务质量。
对于卖家而言,不应再寄希望于通过“不合规”的方式争取曝光,而应将精力真正投入到产品与运营上。唯有如此,才能在规则日益严格的亚马逊上更好发展。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