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现场,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副总裁Jim Yang以一句“不是继承人,是再造者”,精准地勾勒出这些“跨境新生代”的共性特质。
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擅长用数字工具解决问题,也更乐于用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制造流程。他们大多数人具有制造背景,有深厚的供应链底子,但不满足于复刻父辈路径,更渴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线。
正如 Jim 所说,他们中不少人还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这也赋予了他们更强的品牌意识和国际视野。他们不是在复制传统路径,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制造”这件事。
Jim 在演讲中提到,制造业新生代身上,正在显现出三种明显的变化趋势:
产品主义的回归:他们不再为了卖产品而做产品,而是真正从解决用户问题出发去定义产品价值。
品牌意识的觉醒:他们在意的不只是卖出去,而是被记住、被喜欢、被持续选择;
全球视野的自洽:他们天然生活在多语言、多文化的数字环境中,对“全球用户”有更敏锐的感知能力。
这些变化背后,是一套全新的创业逻辑。而这场“思享会”,正是为了给这类人群一个空间——让他们说清楚怎么想,也让更多人听懂他们在做什么。
接下来,我们通过现场三位制造业新生代的出海实践,看看他们是如何起步、如何试错,又是如何一步步跑出自己的这条路。
作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Kevin通过跨境电商为业务注入新活力,推动企业向现代化、全球化进化。Kevin Huang的故事,是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最优解”。他没有进行激烈的改革,而是通过“建设性颠覆”,让家族企业焕发新生。
留学英国时,Kevin因为找不到正宗火锅锅具,看到商机,便开始了他的亚马逊创业之路。通过简单的“一个仓库、一件产品”,他展现了强烈的用户需求驱动型创业直觉。
回国后,面对家族企业的效率瓶颈,Kevin并未直接挑战父辈权威,而是提出成立财务独立核算的跨境电商团队自负盈亏。这一步,让改革成为试验田,降低风险,又能安抚元老们的顾虑。
通过亚马逊品牌业务的成功,Kevin推动工厂数字化转型,虽然一开始遭遇反对,但他用持续增长的业绩证明了新路径的价值,成功争取到更大的改革话语权。
从“继承者”到“开创者”,Kevin的故事为中国家族企业提供了一个可行的传承模式:最成功的传承,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以创新赋能企业的未来。
刘志阔的商业转型故事,是中国制造从“卖货思维”到“产品思维”的典范。从流量为王的打法,转向产品价值的打造,他的经历也提醒我们:真正支撑一家企业走得更远的,往往不是变身“流量玩家”,而是聚焦产品本身。
刘志阔的创业起点并非跨境电商,而是将家乡的医疗器械产业与线上渠道结合,迅速做大,成为国内细分领域的领导者。然而,2020年他带着“流量崇拜”的思维进军全球市场,却遭遇惨痛失败:连续亏损24个月,累计亏损超千万,团队士气跌至谷底。
面对失败,刘志阔开始反思:“为什么国内行得通的方法,海外却失败?”答案是流量技巧在全球市场上易被复制,唯有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才能立足。于是,他决定从“流量”转向“产品价值”,投入更多时间在产品定义和用户洞察上。
刘志阔的转型始于关注用户痛点。团队开发的“地板电动升降椅”迅速登顶亚马逊品类榜首,月销突破100万美元。通过打破行业常规,他们推出了比竞品贵30%的护理床,尽管价格较高,却凭借更好的功能实现销量增长300%。他们证明,全球市场中,“贵”如果能为用户带来真实价值,就能超越价格本身。
通过思维转型,刘志阔的团队完成了从亏损到年销2亿元的华丽逆袭,单月最高销售额突破500万美元。最重要的是,他们从单纯的“卖家”转变为具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制造者”。
2024年3月,Kerry Yoo,这位来自义乌的25岁创业者,仅用6个月就实现了销售额从0到超百万销售额的增长,在竞争激烈的跨境电商市场中脱颖而出。他究竟掌握了什么商业密码?
Kerry的成长轨迹本身就是全球化的缩影。出生在义乌,求学于美国加州,他通过双重文化背景,深刻理解中美市场和消费者心理。Kerry早在求学时便尝试过五次创业,无论成败,这些经历让他对市场有了敏锐的洞察力。
2024年,Kerry发现美国儿童玩具市场需求强劲,但产品质量和价格存在缺口。义乌作为全球玩具供应链中心,成了他完美的资源对接点。Kerry迅速洞察到美国市场对大件儿童玩具的强烈需求,并在短短30天内完成了产品选择和上架,实现了“全球化3.0”的高效资源匹配。
与传统企业相比,Kerry的决策速度无可比拟。他通过与亚马逊官方团队合作,获得了专业运营支持,推动销售额在“黑五”期间暴涨300%。广告投放ROI从1.5提升至4.2,客户复购率达到38%,7天发货率保持99.2%以上。通过这些精细化的运营手段,Kerry打造了高效的增长模式。
Kerry的创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弥补自己童年时的遗憾——无法拥有一个大型玩具。这种情感驱动赋予了他的产品更多温度。Kerry特别关注产品质量和客户体验,成功建立了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甚至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率达到24%,这让他的品牌自带流量。
Kerry的成功告诉我们,全球化3.0时代,跨境电商的创业门槛已大幅降低,但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执行力要求却前所未有。Kerry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速度、全球视野、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数字工具的高效运用。如今,他的团队已经从1人扩展到8人,计划将产品线拓展到户外运动和教育玩具领域,预计销售额将再增长200%。
从义乌到硅谷,Kerry Yoo的故事不仅是小众品类跨境出海的成功案例,他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把一个冷门品类做成类目TOP选手,也印证了在一个开放、透明的环境中,只要方向准、反应快,个人的潜力就能被放大,走出属于自己的增长曲线。
“跨境新生代”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些个体的成功,更映射出这些年轻人们正在经历的一场集体跃迁。他们善于用创新打破传统,也具备直连全球用户的能力。从“继承”到“创造”,他们正以全新的方式,参与并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关于亚马逊有任何疑问,可使用链接( https://wsurl.cc/wg4chn)或扫码联系官方客户拓展经理: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