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国家税务局
该规定直接覆盖亚马逊、eBay、速卖通、Temu、TikTok Shop等主流跨境平台,只要平台内存在中国卖家账户,或者面向中国用户提供交易场所、技术服务、运营支持等,都将纳入此次涉税信息报送范围。从卖家群的发言来看,多数卖家还是非常重视的,也有卖家存在侥幸心理。
图源来自:跨境者卖家群
责任链条的精准划分
在报送义务方面,新规通过三层架构压实平台责任——
# 境内平台:由持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负责报送;如无许可证,则由完成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的企业承担报送责任;

图源:企查查
# 境外平台,在中国设有运营主体:由该运营实体或提供商家入驻、店铺运营、营销推广等服务的本地公司负责申报;
# 境外平台,未设立境内主体:必须指定境内代理人履行报送义务。
这一套划分方式,直接将责任压实到执行主体身上,无论平台设立地在境内还是境外,只要承接中国卖家的交易业务,均需履行相应义务,无法通过注册地规避责任。
卖家报送信息明细曝光
在具体报什么、怎么报的问题上,公告也给出了明确答案,平台需定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两类核心数据:


详细表单 图源:网友爆料
对跨境卖家、平台、行业而言的合规“硬着陆”。
过去,由于平台与税务系统尚未打通,部分卖家的身份与收入长期处于监管盲区。如今,平台必须向税务机关定期报送数据,卖家的经营状况将被全面纳入视野,身份与收入数据的全面透明化,使藏身于平台之后的避税空间急剧压缩。
在新规之下,卖家必须在平台注册有效税号,补齐身份认证;根据平台报送的数据核实自身收入,如实申报纳税;构建起基础的财务账目与税务体系,应对潜在稽查。
而对于平台而言,新规意味着系统性变革。
平台需改造技术系统以满足数据采集、校验和加密传输要求,必须按公告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备案,并按季度准确、完整报送卖家身份及收入信息。
据6月23日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若平台不报或者少报、瞒报,将面临最高50万元罚款及停业整顿风险。
这种强监管模式倒逼平台重构风控体系,例如亚马逊需协调境内外主体的数据整合,而中小平台可能因合规成本过高退出市场。
同时,新规的实施加速了跨境电商行业的洗牌。
合规卖家将凭借透明化的经营数据获得更多资源倾斜,而依赖“税收洼地”的企业将被淘汰。这一趋势与当前全球跨境电商监管趋严的大背景相呼——多国取消小额包裹豁免政策、欧盟强化数字服务税征收等,中国的穿透式监管正是应对国际税收竞争的重要举措。
此次政策调整不仅是税务监管的技术升级,也意味着中国跨境电商税收监管进入强数据、强穿透、强合规的新阶段,更是中国跨境电商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的分水岭。随着平台“交账”机制的落地,整个行业将进入数据即合规的新时代,合规化不再是成本项,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来源:跨境电商头条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