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动作频频,向包括亚马逊等四家美国零售公司发出警告信,要求其严格遵守 “Made in the USA” 标签相关法规。
消息一出,跨境电商圈瞬间警觉。部分亚马逊卖家敏锐地意识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亚马逊极有可能针对平台上第三方产品的标签,尤其是带有 “Made in the USA” 标签的产品,展开严格审查。
FTC重拳整治“美国制造”标签 近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同时向亚马逊和沃尔玛发出正式警告函,矛头直指平台第三方卖家滥用“美国制造”(Made in USA)标签的行为。 监管机构在函件中措辞严厉,明确要求两大零售巨头必须加强对第三方卖家产品的原产地审查,对违反联邦法律及平台准则的卖家采取“纠正措施”。 当然FTC此次行动并非仅针对电商平台。该机构还同步向四家本土零售企业发出警告信,包括Oak Street Bootmakers、Stand Flag Poles、Pro Sports Pads及USA Big Mountain Paper等品牌。这些企业被要求立即停止“美国制造”宣传,除非能提供可信证据证明其产品确实符合“全部或几乎全部”在美国制造的标准。 FTC主席Andrew Ferguson在声明中强调:“消费者希望在购买‘美国制造’产品时,能确信真正支持美国工人和美国经济”。 “美国制造”标签在亚马逊等平台上为何引发如此大规模的违规行为?核心动力在于标签能带来更大的流量。 今年,在特朗普总统关税政策引发的贸易紧张局势和经济担忧的背景下,美国消费者对“美国制造”产品的兴趣飙升。据Traceone的数据,自2025年初以来,谷歌上“美国制造”的搜索量大约翻了一番, 43%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对这类产品的兴趣在过去一年中有所增加。此外,自今年年初以来,亚马逊上对“美国制造”产品的搜索量也大幅增加。 这种“本土情结”成为部分卖家铤而走险的心理基础。 亚马逊恐将掀起严查风暴 在监管压力下,沃尔玛迅速表态:“我们对第三方卖家的不合规产品零容忍”,承诺发现问题立即下架。而亚马逊则保持沉默,这种沉默反而加剧了卖家群体的焦虑。业内普遍预期,亚马逊即将掀起一场针对“Made in the USA”标签的严查风暴。 FTC对“美国制造”的认定标准极为严苛,绝非企业可以随意使用的营销噱头。根据规定,只有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的产品才能合法使用该标签: (1)最终组装必须在美国完成; (2)核心加工环节需在美国进行; (3)所有或几乎所有零部件源自美国。 这一标准背后有严厉的处罚机制支撑。2021年至2024年间,FTC已在11起相关案件中开出累计1580万美元的罚单。虚假使用该标签的企业将面临联邦诉讼与民事重罚,处罚力度呈逐年递增趋势。 FTC要求卖家们:提升信息透明度与商品真实性。 面对FTC的直接警告和平台即将到来的严查,卖家面临两种抉择:继续冒险还是彻底整改?有卖家在社媒上感叹:“靠虚假标签赚来的利润,看似诱人实则短暂。虚假的原产地宣传不仅会导致账号封停,更会引发资金冻结,最终血本无归”。 对于广大亚马逊卖家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首先,要仔细核实产品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确保完全符合 FTC 的相关规定。 其次,全面检查产品的 listing,若有不符合规定的 “Made in the USA” 相关表述,应立即进行修改或删除。另外,鉴于亚马逊可能会增加对产品原产地相关文件的审核要求,卖家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将产品的生产证明、原材料采购凭证等相关资料整理齐全,以便随时能够提供。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表示,将在7月份持续强调“美国制造”要求的重要性,以确保美国民众能够相信,那些标有“美国制造”标识或广告的产品确实是美国制造。此次 FTC 针对 “Made in the USA” 标签的行动,为广大亚马逊卖家敲响了警钟,合规之路,任重道远。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