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讯,当地时间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英国苏格兰举行非正式会晤。会后特朗普称,美欧达成新贸易协议共识,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美国商品进入欧盟则直接享受0关税。
同时该协议还包括,欧盟将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并将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
冯德莱恩称,15%税率是欧委会能够达成的最佳结果。
据悉,该协议规定对大多数进入美国的欧洲商品征收15%的关税,此外,钢铁和铝、芯片、烈酒三大关键领域的关税协议仍待定。
这高于特朗普4月2日对欧盟实施的10%对等关税,也远高往年对欧盟仅约1.2%的平均关税,但是它也低于特朗普此前威胁,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将征收的30%、50%的巨额关税。
尽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该协议能够带来稳定和可预见性,但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表示强烈不满,称这一协议不符合欧洲的根本利益。
贝恩德·朗格表示,该协议不仅削弱欧盟的经济实力,也与美国特朗普政府以关税“勒索”日本等国的做法如出一辙。朗格强调,该协议不是互利共赢的贸易合作,而是单方面让步。
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冲击
从全球经济格局来看,美欧两大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无疑会重塑全球贸易版图。
美国通过协议,打开欧盟市场,促进自身产品出口,增加就业岗位,刺激经济增长;欧盟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摩擦压力,确保部分产品的市场份额,同时加强与美国在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保障能源安全。
但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却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出口强国,一直以来在全球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美欧关税的变化,将直接加剧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压力。对中国跨境卖家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最直接的一方面,美国产品靠着关税优惠进入欧盟,直接削弱了中国同类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美国商品进欧盟0关税,意味着美国的家电、家居、快消品在欧洲市场能卖得更便宜,而这些品类,恰恰是中国跨境电商的主力赛道。比如你在亚马逊欧洲站卖的小家电,以后可能要和 “免税” 的美国同类产品竞争,价格优势直接被削弱。
另一方面,美欧企业更倾向于在彼此市场交易,原本属于中国的订单可能被分流。欧盟要给美国投钱、买能源,意味着美欧企业的合作会更紧密:欧洲采购商可能更愿意从美国进货,原本从中国采购的机电、纺织品订单,可能被美国企业“截胡”。
而更深远的影响藏在产业链和长期竞争力里。一些依赖美欧市场的企业,可能为了规避关税、靠近市场而选择在当地设厂,这会让中国本土供应链面临中断风险,产业链外迁的压力在加大。
虽然,目前钢铁、铝、芯片、烈酒这几个领域的关税还没定,但可以确定的是,美欧这波操作,本质是 “把蛋糕更多分给自己人”。这种挤压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中国跨境卖家来说,订单减少可能很快变成常态,部分企业甚至会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美欧关税撕开的不仅是利润缺口,更是跨境卖家的战略盲区。订单被截胡、供应链外迁、策略摸黑试探… 这不是某个人的焦虑,而是所有跨境卖家即将遇到的困境。
来源:跨境电商头条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