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又一次选择将成本转嫁给卖家,为了省钱真是不留余力!
2025 年 7 月 29 日,亚马逊美国站发布了一则重磅通知,宣告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将全面停止 FBA 提供的备货准备和商品标签服务!
并且要求所有入仓货物在发运之前,必须一次性完成包装、防护以及 FNSKU 贴标工作!如果在新政生效之后,寄达的商品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预备和贴标,将会被直接废弃,而且不予任何补偿。
Amazon
亚马逊官方 “保姆级” 服务明年将下线!
这次政策变动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所有通过 FBA 发货的库存,包括经由亚马逊仓储配送(AWD)、亚马逊全球物流(AGL)、亚马逊 SEND 等渠道入库的商品。
在公告里,亚马逊官方表示 “由于当下大多数卖家已经能够自主或者借助第三方合作方完成备货工作,卖家包装能力的提升使得预处理服务的需求有所降低,所以决定取消该服务,目的是提升运营效率,加快物流中心的处理流程。”
同时明确指出,新政策生效之后,要是卖家寄送的商品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预备和贴标,这些商品会被直接废弃,亚马逊不会提供任何补偿。
亚马逊物流服务自从上线以来,一度成为小型套利卖家实现 “无仓运营” 的关键支撑!一方面,FBA 备货与标签服务按件计费,费用在 0.30–0.70 美元不等;另一方面,货品可以直接从零售店或者供应商送往 FBA,由亚马逊完成所有合规包装。新政策的实施意味着,以往依赖亚马逊提供备货和贴标服务的卖家,从 2026 年开始,得自己解决这两项关键环节的问题!
Amazon
亚马逊给出的解决路径
为了帮助卖家减轻政策带来的冲击,亚马逊给出了三条解决路径:
1.自主操作:按照亚马逊官网的包装指南(Prepare your products for FBA shipping)自己处理;
2.第三方服务商:使用亚马逊认证的备货服务商(平台会提供名单);
3.SIPP 模式优化:采用 “Ships in Product Packaging for FBA”,借助产品原厂包装减少预处理需求,同时还能获得 FBA 运费折扣。
消息一经公布,卖家论坛立刻就炸开了锅。不少商家直呼 “业务被当头一棒”,部分卖家表示可能会退出 FBA,甚至考虑转向 FBM 模式。但也有卖家认为,这一政策调整对于专注贴标的第三方物流(3PL)以及拥有工厂源头的卖家可能是个机遇,高门槛有利于品牌化、自建供应链的卖家进一步扩大规模。
Amazon
卖家运营负担大幅增加
这一政策调整对卖家,尤其是中小卖家的冲击很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运营成本直线上升。
1.运营成本上升:以往卖家可以选择支付 0.4 美元 / 件的贴标费,由亚马逊提供贴标服务。但从 2026 年起,如果卖家选择自己处理,需要购置耗材、投入人工;如果选择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据保守估计,单件成本会增加 0.3-1 美元。
对于采用低客单价、薄利润 OA/RA 模式的卖家来说,利润空间会被严重压缩,甚至可能影响到业务的存续。
2.运营负担剧增: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 SKU 必须在工厂端或者第三方物流处完成 “套袋+贴标+拍照质检”,如果选择自己处理备货与贴标,必须由卖家自己或者团队承担,需要深度参与到备货与贴标环节的复杂工作中。
3.操作失误风险增大:这可能也是最致命的一点!自己贴标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后果会很严重。
根据亚马逊的贴标规定,标签如果贴错、贴歪、模糊不清或者盖住原条码,货物将无法入库、上架会严重延迟,还可能产生高额的计划外服务费。甚至货物会被仓库拒收,直接弃置,而且卖家得不到任何赔偿。这对卖家的操作精准度和质量把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虽然新规在明年才执行,但建议所有卖家现在就要重视起来:
●建立一套标准高效、零失误的发货流程(SOP),严格按照亚马逊的入库标准,对每一箱发往 FBA 的货物●进行全方位质量把控。深入评估自身的运营能力和成本结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建内部团队并加强培训。
●如果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一定要综合考虑其服务质量、价格、口碑以及与亚马逊入库标准的契合度等因素。
还是那句话,我们卖家左右不了平台的变化,只能积极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加强对发货前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造成损失。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