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双木@AMZ123
声明 | 此文章版权归AMZ123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025年亚马逊的调整,正悄然重塑跨境卖家的运营逻辑。从前台改版到评论合规,从扫号验证潮到促销规则更新,政策导向的每一次变动都可能成为影响销售走向的关键因素。
随着政策频繁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亚马逊卖家们的业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AMZ123获悉,2025年5月至8月期间,多个亚马逊海外卖家在美国站论坛上反映销售额出现了大幅下滑,其中不少卖家的销售额同比降幅在60%至80%区间:
“我以前一天能卖出40到60单,现在基本上只有3单。”
“现在消费者都不太愿意购买非必需品了,已经连续29天没卖出一件商品了。”
国内卖家对此深有同感。近期诸多卖家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8月销量下跌的曲线图:
“8月的每一天销量都很差。”
“单量砍了一大半,广告也不出单,钱都花不出去。”

而综合市场及业内反馈,AMZ123分析认为,造成现况的因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
从外部来看,受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通胀担忧加剧的影响,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跌,家庭预算趋紧,导致非必需品消费明显收缩。密西根大学的初步估计数据显示,2025年8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58.6,低于7月的61.7,远低于市场预期的62。
与此同时,关税带来的压力亦正持续加剧销售困境。有卖家透露,新一批货物需支付30%关税,只能被迫提价以弥补成本,但却因此丧失了购物车资格,导致销量进一步受挫。根据Wunderkind发布的调查,美国消费者在开学季购物时明显感受到了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在此境况下,消费者行为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高生活成本使得消费者推迟购买、倾向必需品,并将预算分散至Temu、TikTok Shop、SHEIN等低价平台。
而从内部来看,2025年,亚马逊频繁变动,持续加大账号审查力度:仅8月中上旬,便先接连整顿高压清洗机、手工类目,后又开启了新型扫号,严查listing合规……
接二连三的审查风波之余,平台多项政策的调整更是令卖家们应接不暇:前有页面改版、优惠券规则大变更,导致运营难度节节攀升,后有新增促销报名费及持续增长的平台仓储费、退货处理费、广告支出,进一步挤压卖家的利润空间。
在亚马逊7月暂停谷歌广告投放后,卖家获取流量的渠道本就有所减少,如今更是有部分卖家直言亚马逊新引入的AI系统和算法调整更倾向于大卖家与品牌商,小规模卖家、手工艺和小企业的可见度持续下降,使得中小型卖家在竞争中更加被动。
毋庸置疑的是,面对费用上涨、规则不确定性和竞争压力,中小卖家的生存空间正被逐渐压缩,部分卖家甚至已萌生退意,计划离开亚马逊。
但亚马逊持续性的整改动作仍在持续。

AMZ123获悉,8月19日,亚马逊发布了一则关于将移除部分产品变体的公告。
公告显示,亚马逊将于2025年9月2日至11月30日期间,从产品模板中移除不相关或不常用的变体主题。目前,亚马逊已在产品模板中将受影响的变体主题标记为“Do Not Use”。
若卖家要使用受影响的变体主题更新ASIN,亚马逊建议其采取以下步骤:
1、转到“管理库存”,并删除现有的父ASIN。
2、从与父ASIN关联的子ASIN中移除亲子层级、子关系类型、父SKU和变体主题名称属性。
3、创建具有可用变体主题的新ASIN。
4、将相关的子ASIN分配给新的父ASIN。

与此同时,亚马逊还在公告中公布了计划移除的变体主题,数量超过了7.4万个。

据了解,所谓变体,指的是具有父体子体等相关联的一组ASIN。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以往通过合理的变体合并与拆分不仅有利于增加留评,还能优化listing排名,从而提高产品销量。但近几年来,亚马逊日渐收紧审查,这一操作遭到了严格管控。
因此由于波及范围较广,这次的调整也掀起了一波热议。
部分卖家直言,删除父级并重新创建的建议,可能会导致算法标记卖家商品滥用变体的情况。也有卖家开始苦恼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重建多年使用的变体。
此外,还有卖家质疑亚马逊列出的移除变体主题列表并不合理。例如,根据公告及列表内容,新规生效后,外套类别的“尺码”和“颜色”选项将从变体选项中删除。
截至发稿前,亚马逊尚未对此做出回应。对此绝大部分卖家认为,新规尚未正式落地前或许还有调整的余地。
不过亚马逊对于变体主题的调整已是板上钉钉,AMZ123在此建议各位关注最新公告和消息,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尽量减少其对销售带来的影响。
对此,你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