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1、转到“管理库存”,并删除现有的父ASIN。
2、从与父ASIN关联的子ASIN中移除亲子层级、子关系类型、父SKU和变体主题名称属性。
3、创建具有可用变体主题的新ASIN。将相关的子ASIN分配给新的父ASIN。

而这只是平台近期密集调整的一个缩影,就在卖家为变体重构焦头烂额时,更直接的经营压力已悄然浮现。
PART 02
“与去年相比,我们的销量下降了近80%。”
“我以前一天能卖出40到60单,现在基本上只有3单。”
“现在消费者都不太愿意购买非必需品了,已经连续29天没卖出一件商品了。”

不少卖家将其归咎于经济不稳定时期。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2025年7月11日发布的零售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零售额经季节性调整后下降0.33%,为2025年2月以来首次月度下滑。由于美国消费者对政府政策和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开始影响家庭预算决策,几乎所有行业都出现了下滑。虽然此前亚马逊声称,7月8日至11日的Prime Day 2025活动,销售额创下纪录,但许多第三方卖家却报告了令人失望的业绩:“Prime Day销售额增长一点,但是利润没有变多。”
销量骤降背后,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看,美国消费市场遇冷是核心诱因,与此同时,关税带来的压力亦正持续加剧销售困境。有卖家透露,新一批货物需支付30%关税,只能被迫提价以弥补成本,但却因此丧失了购物车资格,陷入“提价丢单、不提价亏成本”的循环。在此境况下,消费者行为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高生活成本使得消费者推迟购买、倾向必需品,更多预算流向Temu、TikTok Shop、SHEIN等平台,分流了亚马逊的流量。而从内部来看,亚马逊平台自身调整进一步挤压了卖家空间。一方面,平台审查持续收紧。仅8月中上旬,就接连整顿高压清洗机、手工类目,开启新型扫号并严查listing合规,频繁变动让卖家运营难度陡增。另一方面,成本与规则压力陡升。页面改版、优惠券规则大变更增加了运营复杂度;新增促销报名费、持续上涨的仓储费、退货处理费及广告支出,直接挤压利润空间;更关键的是,亚马逊7月暂停谷歌广告投放后,流量渠道本就缩减,新引入的 AI 系统和算法又明显偏向大卖家与品牌商,中小卖家、手工艺及小企业的商品可见度持续下降,在竞争中愈发被动。内外因素叠加下,中小卖家成了最直接的承压者,部分卖家已萌生退意计划离场。而亚马逊的整改动作仍在持续,卖家面临的挑战或将进一步升级。
来源:跨境电商头条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