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最近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不过这次不是因为影视作品,而是她在东南亚的双重收获。
她创立的美妆品牌 Fan Beauty 正式入驻马来西亚屈臣氏,在商业版图上再添一笔。
与此同时,她因推动马六甲旅游业发展而被授予“拿督”荣誉称号!
这背后,是范冰冰在东南亚为 Fan Beauty 交出的答案。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红毯女王范冰冰已经和昔日的光环大不一样。
范冰冰的美妆品牌 Fan Beauty Diary 也悄然在东南亚站稳脚跟。
2018年,品牌创立之初,更多是以范冰冰个人IP加持为主。2021年,她彻底收回品牌经营权,自建团队。
2024年,Fan Beauty Diary正式登陆 Lazada、TikTok,开启东南亚出海。
2025年8月,品牌顺利进入马来西亚屈臣氏线下门店。
这一步棋至关重要。要知道,屈臣氏在全球拥有8000多家门店,仅马来西亚就超过700家,是当地最具影响力的美妆零售渠道之一。
对美妆品牌而言,进入屈臣氏不仅意味着更高的曝光量,更是一种“渠道背书”,能把线上流量真正转化为主流消费者的购买。
目前,在马来西亚屈臣氏官网,已经能买到 Fan Beauty Diary 的多款产品,包括海葡萄凝水保湿面膜、双重清肌泥膜、胶原蛋白修护系列等,定价在 RM55–120(约人民币90–200元)区间,定位中端偏上。
8月24日,范冰冰受邀出席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元首的授勋典礼,被授予“名誉拿督”头衔。这份荣誉并非“象征意义”那么简单,而是对她过去一年多积极推广马六甲旅游业的官方认可。
数据显示,2023年马六甲的中国游客约20万人,而2024年人数飙升至66万,增长超过三倍。当局将这部分增长,直接归功于范冰冰的宣传和带动。更有报道称,单是在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话题,就创造了超过15亿次的曝光量。
可以说,这次授勋背后,是一次“明星影响力 × 政府需求”的双向奔赴:马六甲需要影响力低成本地吸引中国游客,而范冰冰需要一个舞台,重建她的事业版图。
Fan Beauty Diary 在国内早已获得不错的战绩。
中国美妆网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美妆品牌TOP100榜单显示,范冰冰创立的品牌 Fan Beauty Diary 以 14.5 亿元营收位列榜单第 35 名。
今年618,Fan Beauty旗下新品“VC大桔美白面膜”,更是在李佳琦直播间,10秒售出10万盒,跻身预售TOP20!
Fan Beauty Diary 的“出海实验”,到目前为止,也可以说是相对成功。
去年5月,Fan Beauty正式出海东南亚,登陆Lazada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市场。
去年6月高调宣布Fan Beauty入驻TikTok,仅发布两条短视频就已经获得了5.5万+粉丝,首条正式宣布入驻的视频目前获得了67万+的播放量。
去年12月,范冰冰空降“新加坡李佳琦”直播间,开启了为自创品牌Fan Beauty直播带货的新篇章!
在马来站,Fan Beauty Diary曾进入“护肤榜单”的Top1。
据Echotik数据显示,当前,Fan Beauty Diary在TikTok拥有6.1万粉丝。
范冰冰本人的TikTok账号@fanbingbing916,目前已经积累了18.6万的粉丝量。
在此之前,是范冰冰在东南亚的不断造势,参加第34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开幕礼红毯,获得杰出演员奖;受泰国旅游局之邀参加花车游行,受邀成为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旅游亲善大使。
在品牌出海东南亚之后,范冰冰也没有停下造势的步伐。
而且,范冰冰还与马来西亚本土导演合作拍摄电影《地母》(Mother Bhumi),电影在马来西亚吉打州(Kedah, 吉打州)拍摄,目前已“杀青”。
范冰冰在东南亚的战略,可以说有三层杠杆。
一个是用明星影响力撬动旅游业,通过自身话题度,帮助马来西亚完成“吸引中国游客”的任务,获得政府认可与社会荣誉。
第二,是利用屈臣氏这样的强渠道,快速把产品放进主流零售系统,从而提升品牌认知与销量。
第三,范冰冰既是“旅游亲善大使”,也是“美妆创业者”。旅游带来曝光,美妆带来商业化,两者互相促进。
范冰冰的故事,正在从“复出”转向“重建”。
在东南亚,她用一年时间,从旅游代言人到品牌创始人,再到“名誉拿督”,重新找到了舞台。
她的尝试,也给很多中国出海品牌提供了一个范例:在陌生市场里,如何用影响力打开局面,再借渠道落地,最后靠产品站稳脚跟。
东南亚市场正在快速增长,而范冰冰,或许正好在这里,完成她的“第二次创业”。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