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9月,本是亚马逊卖家开启“下半年旺季冲刺”的关键节点,销量曲线往往稳步上扬。
但今年9月,从美国站到欧洲、日本站,大量卖家反映单量断崖式下滑,部分品类订单跌幅超80%,广告投满无转化、转化率骤降的情况普遍出现,甚至有卖家直言“大促过后都没见过这么差的行情”。
多站点单量集体 “跳水”
9 月以来,亚马逊卖家的“单量焦虑”持续蔓延。早在8月下旬,已有卖家发现产品销量骤降,单量仅为7月的一半;进入9月后,情况进一步恶化!
有卖家表示:从9月8日起,单量如同过山车般从高位跌落,截至月底单量直接腰斩;更有甚者预计9月环比销量将下滑70%-80%,只能靠“加大广告投放+降价”勉强维持少量出单。
“10号开始,美国站销量突然腰斩。”
“去年这个时候已经是旺季了,今年的销量跟滑滑梯一样。”
“9月的单量数据比8月还低,广告莫名其妙越跑越烂,不是应该往上走才对吗”
“流量腰斩60%,根本不敢早起,因为看到单量会哭。”
“acoas有时候爆50%烧过百元,一看订单就几个”
“亚马逊单量下滑了三分之一,旺季前这么拉胯?”
这一现象并非个别站点或类目特例,而是覆盖多站点、多品类:
美国站:作为核心站点,单量下滑尤为明显,汽摩配类目卖家反映,自8月中旬起订单持续下跌,最高跌幅达80%,广告曝光同步断崖式下降。
欧洲站:周末单量成重灾区,有卖家称“一到周末订单惨不忍睹”;
日本站:部分卖家营业额直接崩盘,直言“只能坐在电脑前发呆”。
单量的持续下滑让卖家们心生困惑,甚至怀疑是产品差评影响了整个店铺的销量。
更让卖家困扰的是,相较于往年,今年9月广告ACOS异常走高,甚至超过旺季水平,然而订单量却未能与之匹配。业内人士指出,即便那些向来稳定出单的产品链接,如今点击量虽在,但转化率却急剧下降。足见单量下滑带来的焦虑。
综合市场及业内反馈,9月单量下跌可能涉及以下原因:
# 谷歌广告停投,美国站流量缺口难补
7月底,亚马逊在美、英、德、日等核心市场全面停止谷歌购物广告投放,直接切断重要外部流量来源,部分卖家自然流量3天内从2万骤降至300多。
尽管8月恢复了部分站点的谷歌购物广告,但美国站至今未恢复。作为流量需求最大的站点,美国站的流量缺口始终存在,不仅导致单量减少,还间接推高了平台内广告竞争激烈程度,加重了卖家的广告成本压力。
# 扫号+新规双重施压,中国卖家成重灾区
8月-9月期间亚马逊合规密切动作,让不少卖家雪上加霜!大规模扫号、品类合规新规接连落地,大量中国卖家店铺被关、链接下架,直接影响出单能力。
商业协议扫号:针对欺诈、滥用系统、屡次违规等行为,触碰红线的账号直接被核查; 商品安全扫号:波及范围更广,电池类产品首当其冲,不少卖家链接快速下架,平台仓储库存被临时管控。 儿童玩具品类直接验证:未在规定时间完成合规审核的卖家,相关Listing将被移除。
类似的合规要求还覆盖电动交通设备、膳食补充剂、眼科药物、皮肤美白商品等品类,进一步加大了卖家的运营门槛。
据8月下旬一周的数据统计,亚马逊约有2800位卖家店铺被关停,其中中国卖家占比超60% ,涵盖新手卖家与成熟卖家。被封原因集中在Listing违规翻新、运营数据异常、违规合并变体、账号关联等常见问题,且北美、欧洲、日本等多站点均被波及,直接削弱了中国卖家的整体出单规模。
# 物流仓库爆仓+入仓延误,年末备货遇阻
9月亚马逊的物流环节同样状况频发,从仓库爆仓到入仓延误,直接影响卖家的备货节奏,甚至可能威胁年末黑五、网一等大促的备货。
早在9月初,亚马逊多个核心仓库就陷入爆仓危机,美国站尤为严重,出现“拒收货物、批约缓慢、无法送仓等情况,进而引发入仓延误、上架缓慢、货物积压等连锁反应。
此外,10月秋季大促临近,叠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消费者进入购物冷静期,暂停日常采购等待大促低价,这也直接导致9月常规需求被大幅挤压,成为单量下滑的重要推手。
面对多重挑战,卖家需从合规与物流两大核心入手,为后续旺季做好准备:
1. 优先搞定合规:针对所在品类的合规要求(如儿童玩具验证、电池类审核),尽快完成资质提交与链接审核,避免因违规导致账号或Listing风险;
2. 动态调整物流:通过货代实时跟踪仓库爆仓情况,避开拥堵仓库,合理规划出货时间,确保黑五前库存正常上架;
3. 优化广告策略:减少盲目投流,精准定位关键词、优化详情页提升转化率,降低高ACOS带来的成本压力。
对于亚马逊卖家而言,9月虽是“淡季转旺季”的意外断层,但也为年末大促敲响了警钟 —— 唯有做好合规基础、把控物流节奏、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才能在后续的旺季竞争中占据主动。
来源:大宝站外推广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