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通知时我愣了一下,一直以为原产国信息只是欧洲站的要求。”一位主营家居用品的亚马逊美国站卖家在跨境论坛上表示。近期,大批亚马逊美国站卖家陆续收到平台强制性合规通知,要求补充商品原产国信息。
这项政策此前主要适用于欧盟和英国站点,现在已正式扩展至美国市场了吗?一时之间,无数卖家慌了神。
亚马逊美国站原产国信息
“就FBA要弄吗?”
“没做英国站需要弄这个吗”
“同问,只做美国是不是不用弄?”
“在哪里上传报告?”
许多卖家都在Seller Central后台页面收到了一条关于“缺失原产国/原产地信息”(COO)的提醒通知。根据通知,所有商品必须明确原产国信息,该字段已成为必填项。
原产国的判定标准为“商品最后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国家或地区”。例如,商品原料产自A国,但在B国完成组装,则原产国应为B国。对于混合来源产品,卖家需确定最终实质性改变发生的国家。举例来说,一个电子产品所有零部件来自多个国家(如中国、马来西亚),但在墨西哥进行主要组装并赋予其最终功能,那么原产国是墨西哥。
居多卖家纠结于,自己非运营欧洲站点,美国站点真的也需要补充原产国信息吗。目前,跨境圈内有两种声音。
一部分卖家认为,亚马逊此次强化原产国信息要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
欧盟和英国早已实施类似规定,要求所有进口商品必须明确标注原产国,以计算关税、增值税和适用贸易协定优惠。现在,这一合规要求正式延伸至美国市场算正常。
近年来,美国海关不断升级原产地核查系统,从根本上精确打击“转口贸易”。亚马逊作为平台方,承担着一定的监管责任。通过强制要求卖家提供原产国信息,平台不仅确保遵守各国海关法规,也降低了自身可能面临的合规风险。同时,这一措施也有助于消费者获取更透明的产品信息,满足他们对产品溯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卖家:仅针对欧洲站
另外一部分卖家则认为,这是一些卖家的误解。
不过对于北美卖家而言,此次通知的触发机制是批量式的,主要是亚马逊系统自动扫描所有关联账户,无论是否开通欧洲站,都会收到提醒,并非是针对北美本土销售的强制要求。
简单来说,这其实是对卖家的警告,而且是只针对于欧洲的卖家,如果是欧洲的卖家的话就需要去做一下补充,补充上原产国;北美卖家收到是因为这次是亚马逊批量触发的,如果没有开通欧洲站的话,只运营北美站的话,就不用去管了。
因此,欧洲站需要更新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卖家在补充信息后平台将在10个工作日内撤下相关提示。而对于逾期未更新的卖家,亚马逊明确表示可能采取商品下架、权限限制甚至账号冻结等强制措施。
面对新规,卖家需要迅速采取行动补充缺失的原产国信息。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下载「分类商品报告」
卖家平台 → 点击顶部【报告】→ 选择【库存报告】 报告类型栏:找到并选择【分类商品报告】 分类选【全部】,删除所有日期筛选条件(确保看到所有商品) 点击【请求报告】,等待生成后下载
第二步:填写「原产国/地信息」
1.打开下载的报告,在【模板】选项卡的【合规性】部分(第1行),找到【原产国/原产地信息】列(chtr+F查找China)
2. 筛选出空白没有填写部分,选择正确的原产国(比如“中国”“美国”等)填写补充完整后保存 第三步:保存表格后上传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变体商品必须逐个填写,且不同站点需分别操作。有卖家反馈:“批量上传可能会破坏变体关系,建议逐个处理变体商品,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不确定原产国的商品,卖家应直接向供应商核实。在复杂情况下,如涉及多个国家原材料和加工环节的产品,可咨询专业海关顾问以确保符合“实质性改变”标准。
原产国信息要求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字段填写,但其背后反映了跨境电商行业正在发生改变。纯依靠贴标转运规避关税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随着第四季度销售旺季的到来,亚马逊卖家们在备战黑五、网一等大促的同时,必须将合规放在首位。一位资深的亚马逊大卖表示:“Q4旺季既是销量增长的机会,也是合规风险的高发期。”
对于已经完成原产国信息补充的卖家,平台将在10个工作日内撤下相关提示。而尚未行动的卖家,需要抓紧时间评估自身情况,避免因小失大。
本文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