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晚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最新采访中继续释放关税政策缓和信号,暗示相关谈判与调整的“大门仍敞开着”。与此同时,其团队正低调推进多项关税放松措施,这一策略调整恰逢最高法院11月上旬将就“对等关税”举行听证会的关键节点。
随着中美关税休战期即将画上句号,跨境电商行业的政策不确定性再度升温,行业大卖正紧锣密鼓地提前布局,从供应链优化、产能转移到仓储备货多管齐下,各中小型跨境卖家又该如何应对呢?
初海视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初海视野获悉,据《华尔街日报》上周五报道,近几周特朗普已将数十种产品从“对等关税”清单中豁免,并表示与其他国家达成贸易协议后,可能对农产品、飞机零部件等数百种商品实施豁免。 报道称,上月发布的“附件二”清单已豁免黄金、LED灯及部分矿物、化工品等产品关税,未来特朗普还计划通过“附件三”清单对美国无法自主生产的数百种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包括某些农产品、飞机及飞机零部件和用于制药的非专利物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团队正扩大使用法律依据更稳固的《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此前,特朗普团队已动用该法为钢铝和汽车征收关税,本月已据此宣布对重型卡车、医药品等加征新一轮关税。 繁荣美国联盟执行副总裁Nick Iacovella表示:"对美国没有能力生产的产品征收关税毫无意义,第232条款是最有效的工具。" 有消息人士指出,特朗普近期出台多项豁免政策,是在法律风险面前采取的“对冲策略”。特朗普政府此前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最高法院定于11月初举行听证会。据悉,一旦最高法院判决政府败诉,白宫可能被迫退还大量已征收的关税。 初海视野认为,这种“一边豁免一边加征”的操作,在规避“对等关税”法律风险的同时,保留了对贸易政策的核心调控能力。从短期趋势来看,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立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软化。此次听证会的裁决结果也将起到关键作用,若现行“对等关税”政策被判定违宪而推翻,不仅会直接影响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框架,更将对中美关税战的后续走向产生决定性影响。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其宣称11月可能将关税提升至100%,对于跨境卖家来说无疑是一场“大考”。政策的持续波动会增加供应链规划难度,原本的生产、备货节奏可能被打乱。同时,可能引发物流、清关等环节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经营不确定性。 10月17日,针对投资者提问的贸易战应对策略问题,九安医疗在互动平台回应称,已紧急调拨产品作为安全库存,同时在越南、美国本土等地区均有产能布局,正逐步降低关税对经营的影响。 九安医疗还表示,其建立了较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和定价体系,对突发性冲击影响有相对较强的平滑作用。 作为照明及IoT领域的出口大户,今年二季度立达信的对美出货节奏也受关税政策扰动。消息显示,今年4月立达信已启动“中转泰”产能布局调整,经过前期长时间的努力,旗下美国业务已逐步切换至泰国工厂生产并出货。 据悉,立达信北美地区的营收约占50%,下设福建漳州长泰和泰国北柳府两大制造基地。泰国基地主要定位为北美订单服务,漳州长泰定位为非北美区域订单和品牌业务服务。 针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应对问题,天元宠物也表示,目前公司已通过提高在越南、柬埔寨等海外生产基地的产能,以规避应对美国的关税风险;同时,公司继续深耕国内市场,通过积极拓展国内业务,减少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对公司经营可能产生的不确定影响。目前,天元宠物的美国市场销售收入占比为15%左右,在美国、日本、德国、柬埔寨、英国、波兰、越南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多家子公司。
来源:初海视野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