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盟各国财长达成共识,将原定于 2028 年取消的 150 欧元以下进口包裹关税豁免政策提前至 2026 年实施,同时新增包裹处理费,政策分阶段落地以规范跨境电商小额包裹监管。
此次调整核心针对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带来的市场挑战。Temu、Shein、速卖通等中国平台向欧盟输送大量廉价商品,2024 年欧盟接收的 46 亿件小额包裹中,91% 来自中国。伴随这一规模而来的是普遍的商品价值低报、逃税漏税问题,既造成欧盟关税流失,也对本土企业形成显著冲击,成为政策提前两年落地的关键原因。
新规主要包含三方面核心内容:关税层面,彻底取消 150 欧元以下包裹的免税待遇,所有进口商品无论金额高低,均需依法缴纳关税与增值税;费用层面,按物流模式差异化征收新增处理费,直邮包裹每件 2 欧元,批量发往欧盟仓库的包裹每件 0.5 欧元,专项覆盖清关及检验成本;执行时间上,2026 年第一季度逐步推行过渡性措施,为市场主体预留适应空间,2026 年 4 月起正式实施固定税费征收。
政策影响直接且深远:中国跨境电商进口成本将显著上升,此前依赖的低价优势明显削弱,倒逼企业加速向合规化运营、品牌化建设及本地化仓储物流布局转型。欧盟方面,后续将强化海关数字化审查,重点监管中国跨境电商包裹;意大利、罗马尼亚等成员国已释放推出本国附加费用的信号,政策执行力度或进一步加大。
需注意的是,当前财长共识仍需经欧洲议会最终批准方可生效。中方已作出回应,呼吁欧盟秉持公平原则,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跨境电商主体提供开放公平的营商环境,保障跨境贸易稳定有序发展。
来源:跨境电商跨境屋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