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促日来临的这段时间内,亚马逊的每一处变动都牵动着卖家的心。
亚马逊前台推出价格历史按钮
最近,有亚马逊卖家发现,产品详情页多了一个“PriceHistory”(价格历史)按钮。这个功能可以直接展示商品的历史价格走势。

图源:亚马逊详情页
当消费者点击这个按钮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折线图,显示该产品过去90天的价格波动,包括日常售价、促销价及折扣力度。
比如说一款产品原来一直以来的售价都是19.99美元,在黑五之前将产品提价到25.99美金,再设置一个23%的折扣,最后成交价还是19.99美元,那这种情况历史图表可能显示其在促销前30天一直以19.99美元销售,直接揭穿“虚假折扣”套路。
其实这并不是亚马逊现在才把产品历史价格展示出来,之前消费者可以通过RufusAI输入关键词查询历史价格。
现在亚马逊直接将这个功能搬到了商品详情页,不需要额外操作就能直接查看。
消费者可以直接查看折扣的真实性,历史图表会显示产品真实价格水平,帮助买家判断当前的价格是否真的是“好价”。
其实很多卖家在会采用“先涨价后打折”策略,以后这种玩法的效果将不再适用了,如果被消费者识破价格突变,可能引发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的质疑。
而且这个功能出现的时间点很微妙,是在黑五和网一大促日之前,可能会直接影响一部分卖家旺季销售策略。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个功能提供了更直观的决策依据,但是对于卖家来说,之后可能就更得精细化运营了,将精力花在产品差异化、服务质量上,而非单纯的价格战。
往后数据透明化趋势将会成为亚马逊的主旋律了,中小卖家如果无法适应合规化要求,可能被淘汰。
其实卖家们最近的考验还不止这一个。
亚马逊卖家旺季回款变负
众所周知,每年的10月15日到次年的1月15日,亚马逊会正式开启旺季,进入旺季之后,亚马逊的仓储费上涨,很多卖家都招架不住了。
有卖家晒出自己的账单,旺季仓储费单月扣除9061美元,甚至有卖家因备货失误被扣除15万美金,导致账户余额直接变负。
虽说旺季销量有所增长,但是费用远超收入,有卖家透露虽然订单量达日常3倍,但扣除仓储费、配送费、广告等成本后,净利润率不足5%。
更有卖家吐槽称,“卖货赚的钱全砸在广告费和平台服务费上,白忙活一场”。
首先就是旺季仓储费的增加,标品从淡季的0.78美元/立方英尺涨至2.4美元,大件商品更达1.4美元/立方英尺。
其次就是FBA配送费的上涨,普遍上涨了0.2-0.5美元/件,大件商品涨幅更高。
最后就是退货处理费,服装鞋靴类退货处理费从3.47美元涨至4.86美元。
这三个基本上就是旺季的三大大坑,不少卖家都在旺季因为这三个费用而陷入“倒贴”困境。
对于小卖家来说,为了防止打白工,一定要采用“少量多次”备货,避免长期仓储积压。
卖家一定要及时务看一下自己店铺的库存周转率,出现冗余库存的一定要及时处理和清货。
对于大促日的备货,可以根据去年的销售数据进行评估,在兼顾成本优化与库存优化的同时,既能不压货又能不断货。
做亚马逊,卖家一直都在在各种变化里找适合自己的节奏,这次也不例外,平常心对待就好,一切以产品为主,保证产品的正常销售。
来源:敏哥跨境记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