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评论

  • 收藏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QQ

  • 微博

  • 海报
  • 定制
    定制属于自己的跨境资讯
    微信扫一扫

黑五利润告急!广州率先试点“无票免征”

摘要:这一阵子,跨境圈里关于报税、稽查、补税的讨论从没停过。账单一张接一张,很多卖家都被吓出“条件反射”。在这种压力下,“9810模式”因为“免税、未来可退税”被迅速推上风口,成了不少卖家琢磨的出口。
文章封面


作者 | 阿飞@AMZ123

声明 | 此文章版权归AMZ123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黑五已然开幕,相较于往年的热热闹闹,今年首日单量却“有点冷”。


不是平台不给力,而是整个跨境大环境像被按下了“成本加码”的快进键——广告成本上扬、物流价格回弹、平台费用节节攀升,叠加全球需求疲软,让卖家逐渐意识到:指望爆单已经不现实了,能稳住利润才是头等大事。


因而在这种压力下,最近卖家讨论得最多的反而不是流量,而是税。


这一阵子,跨境圈里关于报税、稽查、补税的讨论从没停过。账单一张接一张,很多卖家都被吓出“条件反射”。在这种压力下,“9810模式”因为“免税、未来可退税”被迅速推上风口,成了不少卖家琢磨的出口。


然而随着第一批卖家的实践,关于9810的真实问题也开始暴露。



9810刚出现时,由于政策强调“离境即退(免)税、销售再核算”,卖家普遍将其视为跨境税务不确定性中的“最确定性路径”,即不必等销售额即可申报,未来也能按实际核算退税。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一批卖家开始按照“9810模式”进行申报退税,但随着实操推进,相关疑问反而越积越多:

“报关金额到底是填采购价还是填售价?我们这边三个版本都有。”

“报关单和平台销售额差一大截,后面怎么对?谁负责?”

“免税备案要不要采购发票?每个人说法完全不同。”

“到底是数量核销还是金额核销?越问越乱。”


对此AMZ123认为,这种“越做越慌”的情绪背后,或许并不是流程本身,而是多个关键环节都还处在未成型的状态。


其一,免税额度至今没有明确公式。


卖家在9810操作中最先撞上的,就是免税额度“算不出来”。至今没有任何公开、统一、可复用的计算口径——不同地区、不同服务商给出的答案也往往南辕北辙。


与此同时,税务端看到的是平台的真实销售额;报关单上填的却是申报金额。促销、优惠、退货都会让申报金额天然偏低,免税额度因此成了一个“永远对不齐的数”。


有卖家举例:平台实际销售100万,报关只申报50万。在这种情况下,申报免100万的增值税,本身就说不通,毕竟两个数从源头上就对不上。


也正因如此,卖家普遍认为政策不可能按“申报多少就免多少销售额”去走:“要是真按这样算,大家早就一票报关、九票买单了。这种口子肯定不会放出来。”


其二,9810+免税备案,要求卖家把过去互不相干的链条全部对齐。


过去“采购归采购、报关归报关、销售归销售”,三个环节可以各自为政,也不需要互相对账。但一旦进入9810并同时办理免税备案,链路被直接拉成一条线:


发票 → 报关单 → 平台销售 → 收汇金额,都必须能前后对应、形成一个可追溯的闭环。流程本身不复杂,难的是让“彼此无关的环节”突然全部对齐。


其中最容易卡住的,就是发票这一环。辅材无票、小供应商不开票、发票品名对不上报关品名,这些都不是“补一补材料”就能解决的问题。免税备案要求发票与报关单一一对应,而这正是大多数卖家链路里最薄弱的部分。


流程可以按部就班完成,但发票补不上、对不上,链路就断了。


最后,历史经营记录会在9810模式下被放大。


在卖家的讨论里,还有一个情绪很明显——越往后走,越发现“过去的账”也得一起补。


不少企业长期是0申报、流水简单、票据不齐,在原本的经营模式里问题不大;但一旦开始做出口免税或退税,这些空档都会被税务端重新审视。也就是说,如果企业过往的经营记录本身存在“断层”,那么审核周期被拉长,就是再自然不过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卖家常说:“不是卡我,是我自己过去的数据撑不住。”


综合来看,卖家越做越慌,并非因为9810的流程复杂,而是因为:9810要求的不是一时合规,而是一条贯穿采购、申报、销售、收汇的长期真实经营闭环。




在一片“不敢确定”、“对不上口径”的声浪中,行业对更清晰、可操作的税务路径的期待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在此时,速卖通与广州税务部门启动的 9610“无票免征”试点,成为跨境圈新的关注焦点。


AMZ123获悉,速卖通已正式面向商家发布通知,将与广州税务部门合作推进 9610 出口货物增值税无票免征试点,并在首批开放100个名额,邀请商家按流程报名参与。



根据速卖通发布的试点说明,参与企业需完成四个步骤:


  • 第一步:入驻广州“单一窗口”公共服务平台

企业需注册广州单一窗口账号,开通跨境电商相关权限,完善基础信息。


  • 第二步:完成企业备案与跨境电商主体备案

企业需在用户管理系统中提交企业备案,系统会生成“C0 号”。这意味着企业正式进入跨境监管主体名录,其后续出口链路可被追踪。


  • 第三步:完成海关进出口收发货人备案

这一步对应传统外贸企业的基础资质,但对多数依赖买单报关的跨境卖家来说,是第一次真正“把资质补全”。


  • 第四步:提交信息问卷,等待平台与税局对接

企业完成前述资质后,需递交试点信息,由速卖通统一对接税务部门,后续平台将全程跟进。




整个流程看似传统,却有一个关键差异:在“无票免征”逻辑下,税务对免税资格的判断将更多基于平台链路、海关链路,而不是卖家的采购票据完整度。


此外,业内普遍认为,一旦试点跑通,困扰跨境卖家的“补链、发票、闭环”三大难题都有望实质性缓解。监管若以链路为核心依据,企业对发票完整性的依赖将明显下降,合规成本也随之下降。


而这对于仍在9810模式中犹豫的卖家而言,是一条更现实、摩擦更低的合规路径。更重要的是,继速卖通跑通后,亚马逊、沃尔玛等平台获得同类政策的可能性也将随之提升,行业整体压力有望进一步缓和。



在监管链路逐渐收紧、行业等待更明确政策的当口,黑五的市场表现也出现了罕见的变化——今年不是黑五不热,而是卖家主动降温。


AMZ123注意到,在各大社群中,越来越多卖家公开表示选择“退出今年黑五”。

“245美金报名费是小事,折扣下去利润直接没了,广告还在疯狂烧。我想了很久,今年不参加了。”

“电商税一叠加,我们老板人都麻了,基本白忙活。”

“清库存还好,正常做的话,黑五这力度一报,利润大概率掉穿。”

“销量看着猛,一算都是负的,不如不参加。”


从表面看,这一轮“集体降温”是因为利润空间被压到极限:折扣、广告、物流成本层层叠加,黑五一旦报活动,利润往往直接被掏空。


但在更深层,真正让卖家不敢往前冲的,是税务的不确定性持续放大。


一方面,行业正处在合规收紧的敏感期,9810、免税备案、链路核查等话题持续发酵,卖家普遍担心:“现在冲得越猛,后面要对的账就越多。”


而在黑五前夕,又有卖家晒出广东税局短信截图。短信的核心内容依旧指向:“你申报的增值税收入,与平台上报至税局的数据不一致,请核实。”


放在这个时间点,其震慑力或被进一步放大。原本卖家准备借黑五冲一波销量,但税务短信接连出现(已有卖家收到第二、第三轮),内容虽有微调,却释放了同一个信号:平台与税务的数据比对正在常态化,而且在大促节点前后尤为敏感。


另一方面,“卖得越多、数据越透明”本身也意味着更高的合规压力。尤其是在免税、退税口径尚未统一的情况下,黑五卖爆并不等于赚得多,反而意味着更多销售数字会同步进入税务系统,链路一旦对不上,风险就会被成倍放大。



因此,今年黑五的“集体刹车”并不是情绪化决策,而是行业在新周期下的被迫反应。卖家越来越明白:在税务逻辑尚未完全定型前,盲目冲量带来的不是机会,而是风险。


短期销量已然不再是最重要的指标,能在数据对账、链路闭合、合规透明中站稳脚跟,才是未来跨境卖家的真正壁垒。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交流讨论~~


热门货盘 更多 >
价格私聊
¥{{item.price}}
卖家之家倡导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未经本站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鉴于第三方在平台发布信息数量庞大,如发现本站文章或其它信息可能存在侵权行为,请将身份、 版权等证明文件以及相关质询发送邮件至complain@mjzj.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点赞 {{voteAmount}}
参与评论
禁用 提交

家友评论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child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hildComment.time}} 回复({{child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hild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hildComment.voteUpAmount}})

还没有人评论~
没有更多了~

查看更多评论

作者头像

AMZ123跨境电商

AMZ123跨境导航,跨境电商出海门户。专注跨境行业热点事件报道,每日坚持推送原创深度热文,每周定时分享运营实操干货,助力你的跨境电商进阶之路。

热门服务商 更多 >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fullScreenAd.autoCloseSeconds}}秒后自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