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11 月 21 日傍晚,洛杉矶港的平静被剧烈爆炸声打破 —— 新加坡 ONE 航运旗下的 “ONE Henry Hudson” 号集装箱船突发大火,火焰从下层甲板迅速蔓延至多个舱区,19 时 58 分中部舱区的爆炸更是切断了全船电力与吊机操作。
这艘长达 336 米、载有 8000 个集装箱的巨轮,当时正服务于亚洲至北美 FP1 航线,刚完成东京、名古屋等港口的挂靠。由于火势藏身封闭舱区且船上载有锂离子电池等危险品,100 多名消防员只能采用外部水炮控火,最终在次日凌晨将船拖至外海锚地降温。
事故导致周边社区收到 “就地避难令”,4 个集装箱码头暂停作业,SR-47 公路封闭。虽然后续港区已恢复运营,但 100-117 个集装箱被烧毁或损坏的事实,让无数跨境商家捏了把冷汗 —— 这些货物涵盖汽车零件、生鲜肉类、鞋履服饰等多个品类,大多来自中日供应链。
二、紧急排查:你的货物可能受影响吗?
此次事故并非单一船公司受牵连。数据显示,“ONE Henry Hudson” 号除船东 ONE 外,还与中远海运、长荣、阳明海运等 7 家企业共舱,涉及的货主范围远超单一客户。如果你符合以下情况,需立即行动:
1. 近期走 FP1 航线至美西:11 月中旬从新加坡、神户、东京等港口出运,目的港为洛杉矶的货物;
2. 货物含敏感品类:锂电池、生鲜、精密机械等已确认在受损集装箱清单中的品类;
3. 物流轨迹异常:货物显示 “已到港” 但超 48 小时无派送更新,或货代反馈 “舱单异常”。
查询渠道:可通过 ONE 官网输入提单号,或联系货代调取 “舱单匹配记录”,确认货物是否在受损箱号范围内。
三、自救指南:货物受损 / 丢失,理赔三步走
针对此次事故,结合国际货运保险理赔规则,整理出实操流程,关键时效窗口不容错过:
1. 48 小时内:固定责任证据
• 向船公司索要官方事故证明(需注明船名、箱号、事故原因);
• 收集核心文件:提单原件、商业发票、装箱单(需与舱单信息一致);
• 若货物已到港,立即申请货损检验:联系保险公司指定的第三方机构(如 SGS)出具检验报告,明确受损程度。
2. 3 个工作日内:启动多方申报
• 向船公司提交货损索赔通知:注明 “因 11.21 洛杉矶港火灾事故索赔”,避免超期(海运索赔通常需在到货 3 日内提出);
• 同步保险公司报案:提供事故证明 + 检验报告 + 货值凭证,若含生鲜等易腐货物,需附加温度记录等特殊证据;
• 跨境电商卖家需同步向平台报备:申请延长发货时效,避免订单处罚。
3. 后续跟进:盯住两个关键节点
• 7 天内:确认船公司是否受理索赔,若以 “不可抗力” 拒赔,需通过保险启动代位求偿;
• 30 天内:跟进保险定损进度,生鲜类货物可申请 “推定全损” 加速理赔。
四、风险预警:三大教训改写你的出货策略
此次事故暴露的锂电池运输风险、共舱货物连带责任等问题,为跨境人敲响警钟:
1. 危险品申报 “零侥幸”:锂电池等 9 类危险品需单独申报并贴合规标识,此次火灾因危险品助燃导致损失扩大;
2. 分散舱位降低风险:避免将同批次货物集中在单一共舱航线,可拆分至 2-3 家船公司;
3. 升级保险覆盖范围:基础货运险需附加 “仓至仓条款”,将港口堆存、中转装卸等环节纳入保障,保费通常仅增加货值的 0.1%-0.3%。
目前,美国海岸警卫队仍在维持半海里安全区,船体冷却与货损核查工作仍在进行中。对于货主而言,此刻的每一步及时操作,都将直接影响损失挽回的效率。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