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针对跨境电商税务合规的严监管风暴正席卷而来。
意大利警方在本月初宣布破获一起针对中国货物的增值税欺诈案,涉案金额高达1900万欧元。
超1.5亿中国货物被查扣
目前,已逮捕了两名嫌疑人。
该犯罪团伙通过系统性地滥用欧盟海关42号程序,构建起一个跨越多个欧盟国家的复杂欺诈网络。
该机制本意是允许从非欧盟进口、并运往另一欧盟成员国的货物在首次清关时暂缓缴纳进口增值税(VAT),在最终消费环节再缴税。
但涉案团伙将货物清关后并未实际离境,而是利用位于塞斯托菲奥伦蒂诺的税务仓库以及大量意大利和外国空壳公司伪造“欧盟内部销售”的发票与运输单证,使货物在意大利以未缴税状态低价流入市场,形成价格扭曲与不正当竞争。
调查显示,该团伙利用在佛罗伦萨、普拉托和罗马等地设立的29家空壳公司,虚构货物“进口-中转-分销”链条。
调查还揭示其同步滥用海关程序45(CP45):在增值税仓库提取货物后,通过自开发票、虚假发票继续让未缴税货物在境内非法流通。为逃避侦查,该犯罪集团还采取了一系列隐蔽手段。涉案空壳公司仅存续约2年就会更换为新的公司。他们还绕过正规金融中介,向在意大利生活的特定群体提供地下汇款服务,并收取交易佣金。
随着意大利税务监管不断收紧,中国卖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合规压力。事实上,当下全球的税务监管都日趋严厉。
合规经营正在成为新的竞争壁垒。随着监管升级,依赖“低价销售+税务漏洞”的粗放运作模式越来越行不通,整个行业需要在合规成本与法律风险间找到平衡。
德国今起对华小包加征23%增值税
从今天(2025年11月24日)零时起,所有从中国发往德国的跨境电商小额包裹将不再享受免税待遇。德国联邦财政部颁布的新规明确规定,所有来自中国的电商小包,无论货值多少,均需统一缴纳23%的增值税。与此同时,德国同步取消了实行多年的“对货值低于22欧元货物免征增值税”的政策。
德国财政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跨境免税小包已对德国本土市场造成“不公平竞争”,新政将“重塑公平的贸易环境”。数据显示,2024年进入欧盟市场的低价包裹约46亿件。德国每年因免税包裹导致的增值税流失超过百亿美元。
对于依赖“低价小包”模式的中小跨境卖家而言,这一政策无疑是致命打击。以往依靠免税政策薄利多销的产品,如今必须提高价格以保证利润,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依赖“低价小包”模式的跨境卖家必须转型升级,在未来的成本结构里,需要纳入关税、23%VAT或欧盟各国VAT等。另外可以选择更具品牌力与溢价能力的产品。
一资深跨境卖家直言:“竞争的重心正从省成本转向提价值。”
当然,危机永远与机遇并存。合规经营正在成为新的竞争壁垒,也是中国跨境电商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本文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