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平台开始上报涉税信息以来,税务合规问题已成为众多跨境电商卖家关注的焦点。近期,一个截图在亚马逊卖家圈流传,称深圳一家年销10亿的亚马逊大卖被税务上门调查,导致公司停摆。此事再次引发卖家对税务问题的担忧。不过,据初海视野多方求证和了解,流传中的截图并无真实的来源出处,不少卖家认为是某些服务商刻意制造的虚假消息,只是为了满足其引流的目的。
初海视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01 亚马逊大卖被查税? 近期,亚马逊卖家圈突然流传出一张截图,称深圳坂田一家年销售额超10亿的亚马逊大卖被税务上门调查,公司因此停摆,并让员工居家办公。 网传消息截图 此事引发众多卖家对税务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没有吧,这俩天还有跑去坂田那边,没听说过这个事。” “我这里是按照销售额的千分之二,有的是回款额的千分之一。” “都是财税公司散播的谣言。” “谣言,没有的事。” 有行业人士指出,查税是一个概率事件,不要过度夸大对查税的解读,但是流水大,又办了出口退税,被查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所以跨境企业财税合规和账目都要有风险意识。 初海视野此前了解到,在前两次的短信提醒之后,部分卖家已经收到了来自税务的“税务事项通知书”。 一位卖家收到的通知书显示,税务机关到卖家所在地实地核查,发现其注册地址是工业园集群地址,且没有实际经营主体和联系人存在,在网络平台经营,2025年7至9月,含税销售额超200万元,应申报而不向税务机关进行信息报送,发生纳税义务,未依照法律按期如实申报。 卖家被要求限在2025年11月17日前,向税务机关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报送经营之日起的采购货物和销售货物的明细,与经营相关的银行账号、微信账号、支付宝账户等,并提交相关流水。 02 如实申报,切勿恐慌 前几日,初海视野在义乌举办一场线下活动(点击查看👉🏻《重磅发布!2026跨境电商行业趋势》),和几位行业资深人士做了深入交流,关于税务问题,以下几个信息可分享给大家参考: 1、打一通税务电话胜过任何建议 平台提报涉税信息之后,卖家的销售数据将同步给当地税务,税务确实能够据此看到卖家的相对真实的销售数据。零申报或少申报,肯定会触发预警。那么,卖家应该如何申报,按销售额还是回款额?或有应该以什么样的比例上报?各地的税务在具体执行时是有差异的。 因此,现阶段,卖家与其盲目猜测和申报,不如自己主动打一通注册地所在的税务,了解清楚当地税务对于跨境电商卖家申报的处理,切勿道听途说就做判断。 2、第二轮短信通知已是动真格 税务的第一轮短信是群发通知,是新规施行后的一次“友情提醒”。但是如果卖家收到了第二轮的通知,那就意味着你的申报数据存在问题,已经触发了当地税务的预警,不能轻视。 第三轮则直接要求卖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销售货物的明细、银行账号流水等信息。严重程度依次提高,收到短信就赶紧去税务沟通处理,不要等税务真的上门,否则麻烦事会接踵而至。 3、跨入电商的第一步就要做合规 没有进项票、所有交易都是私下转账……你认为的一些财税“常识”,实际上很多进入跨境电商行业的新手卖家都不知道,当他们从一个打工者的身份转变成一个公司老板的时候,在财税方面存在大量的知识盲点。因此,对于即将进入跨境电商行业的新手卖家们,建议从跨入行业的第一步就开始做合规。 合规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过渡阶段的阵痛在所难免,但因此过度恐慌,甚至刻意制造不实消息,并非明智之举。实际上,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据初海视野了解,截至目前,广州、杭州、深圳等地已开始“无票免征”的试点工作。以深圳为例,卖家与代理企业通过深圳市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进行“无票登记”,登记参与测试。 近期,湖南邵阳也开始试行无票免税和核定征收政策,邵阳综试区内符合特定条件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将享受出口未取得有效进货凭证货物的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将试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办法,应税所得率统一设定为4%。若这些实行核定征收的跨境电商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还能进一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