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亚马逊封号事件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更多卖家的受影响情况也浮出水面。例如,深圳某年销60亿的小家电大卖亚马逊账号全部被封。
60亿大卖被封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深圳年销售额约60亿,主营小家电、电子产品的大卖在这次封号潮中,该卖家在亚马逊上的全部销售渠道均被封杀。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年销售额中36亿销售额是在亚马逊上实现的,这么一封,无疑是使其跨境电商业务的半壁江山坍塌一地。
深圳是国内跨境电商高地,某主营小家电、电子产品的大卖年销售额约60亿,其中36亿都是通过亚马逊平台实现的。但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这次封号潮中,该卖家在亚马逊上的全部销售渠道均被封杀,公司跨境电商业务的半壁江山毁于一旦。
而此前一直被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大卖解封,实际上也只是当事卖家换了相似的品牌临时销售的缓兵之计。
大卖“解封”举步维艰
据美媒TheVerge报道,50亿级大卖家帕拓逊主品牌Mpow被禁售之后,为自己找到一条销售库存的好法子,注册了一个擦边球商标“xMpowMFly”,然后继续出售Mpow的无线蓝牙耳机。
无独有偶,另一位3C大卖家也疑似采取了更“明智”的方法。其品牌被亚马逊封禁后,该大卖家在另一品牌“KeySeries ”下。
据小编了解,这样做的卖家不在少数,改换了品牌的名称后,出售被封的品牌原有库存。比如,在原本备案的品牌后面加一个“home”,出售的仍是原品牌的库存。
众所周知,被封禁的品牌中借助原有积累下的品牌效应所带来的自然流量,通过这番操作,确实能利用品牌效应的余温,实现库存清理,挽回部分经济损失。
而大卖的相应做法很快收到了美国媒体的举报。在封号事件后,一些陷入外媒黑名单的品牌,稍有动静就会被放大。舆论高压之下,完全解封举步维艰。
刷单业务屡禁不改
但让人心惊的是,从4月底开始,亚马逊陆续封杀了很多账号,这次被称为十年不遇的严格整顿还在进行中,在严查刷单、测评之际,前前后后有多少大卖为此买单,血淋淋的例子都不足以惊醒卖家,部分人仍在违规操作,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国内提供刷单测评的的一些服务商广告打的满天飞,在今年亚马逊严打评论违规,并封杀多个大卖账号的情况下,这些广告也从未停过,更可怕的是真有卖家无视平台规则,找这些服务商进行刷单。
而当前亚马逊在舆论监督下对于违规评论的打压力度更是有增无减,亚马逊现在流行一种“全球连坐”的惩罚,即一个品牌在北美站被封了,那么,该品牌授权的全球其他站点的店铺,全部会被“连坐”而封掉。
多方高压之下,告诫各位卖家朋友们,不要为了一时的流量,无视平台规则高压,违规操作必将付出不可挽回的代价。
该篇文章为卖家之家特约作者“吉特申诉”投稿文章,转载本文不得修改标题及原文,并保留来源以及原文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索权利。
猜你喜欢
{{comment.user.nickName}} (楼主)
{{comment.time}} 回复({{comment.child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 点赞({{comment.voteUpAmount}})